美國國防部政策副部長科爾比近期密集與日本、澳大利亞國防官員會談,核心議題直指一個尖銳問題:若中美因臺灣問題爆發戰爭,這兩個美國在亞太的核心盟友,將扮演什么角色?這則消息像一塊石頭投入臺海這潭本就不平靜的水域。美國突然對盟友進行"戰爭表態摸底",與其說是外交試探,不如說是亮出了一張藏了許久的 "底牌",在遏制中國的棋盤上,美國已經把"戰爭可能性" 擺上了臺面。
很多人會疑惑:中美之間真的到了需要讓盟友"選邊站" 的地步嗎?美國此刻逼日本、澳大利亞表態,背后藏著三重明確意圖。首先,這是對 "中美沖突風險" 的現實評估。近年來,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動作越來越突破底線:從頻繁派艦機穿越臺海,到加大對臺軍售,再到推動 "美臺官方往來",一步步觸碰中國 "一個中國" 原則的紅線。
當中國明確表示 "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并以常態化軍演、戰機繞臺等行動展示決心時,美國不得不直面一個問題:如果擦槍走火,沖突會不會升級?此時摸底盟友態度,本質是在計算 "若真開戰,自己能拉上多少幫手"。其次,這是將 "戰爭" 作為遏制中國的 "選項"。過去,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多集中在貿易、科技、輿論等領域,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防實力的躍升,美國越來越意識到 "非戰爭手段" 的效果在減弱。
于是,"軍事威懾" 被擺到更突出的位置。逼盟友表態,就是在向中國傳遞信號:"別以為只有我可能介入,我的盟友也可能站在我這邊",試圖用 "聯盟威懾" 給中國施加壓力。最后,這是為 "最壞情況" 做準備。美國國防部近期的一系列動作都在指向同一個方向:強化亞太軍事部署。從在日本增加駐軍、升級軍事基地,到與澳大利亞深化 AUKUS 聯盟、幫助其獲得核潛艇,再到推動 "印太經濟框架" 與軍事同盟聯動,美國正在編織一張針對中國的 "軍事包圍網"。而讓盟友明確 "戰時角色",正是這張網從 "松散合作" 轉向 "實戰協同" 的關鍵一步。
面對美國的逼問,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態度注定充滿糾結。畢竟,"選邊站" 的背后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算計,站錯了隊,代價可能是國運級的。美國的"聯盟試探" 也好,盟友的 "搖擺算計" 也罷,說到底都是外部干擾。對于中國而言,有一點從始至終沒有變: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決臺灣問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無論外部勢力如何介入,我們都有決心、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赝麣v史,大國崛起的路上總少不了 "霸權阻撓"。當年,美國曾聯合盟友對蘇聯進行 "冷戰圍堵",也曾試圖用 "島鏈封鎖" 遏制中國。
但事實證明,靠 "聯盟施壓" 維持霸權的時代已經過去 —— 中國不是蘇聯,我們不搞 "陣營對抗",但我們有捍衛國家主權的堅定意志;我們不尋求 "霸權擴張",但我們有打破 "圍堵遏制" 的實力和智慧。臺海問題的本質,不是 "中美對抗",更不是 "聯盟博弈",而是中國的 "內政問題"。美國逼盟友表態,看似在 "強化聯盟",實則暴露了其 "霸權焦慮"—— 當自身實力不足以單獨遏制中國時,只能靠 "拉幫結派" 壯膽。但這種 "壯膽" 注定徒勞:日本和澳大利亞不會為了美國的利益 "賭上國運",而中國更不會因外部壓力放棄 "國家統一" 的核心利益。
說到底,臺灣問題的解決,終究取決于中國的發展進步。當中國的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足夠強大時,當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感足夠深厚時,任何外部勢力的干涉都將是"螳臂當車"。而美國此刻的 "底牌試探",不過是歷史進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 它提醒我們:和平統一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做好準備,國家統一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早在多年前,中國就已將 "外部勢力干涉" 納入軍事考量。從東風系列導彈具備 "拒止外部干涉" 能力,到航母編隊形成遠洋作戰能力,再到殲 - 20、運 - 20 等先進裝備批量列裝,中國國防實力的提升,本質上就是為了應對 "最壞情況"。用國防部的話說:"我們不希望打仗,但我們絕不害怕打仗。"更重要的是,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底氣,不僅來自國防實力,更來自 "民心向背"。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也是 14 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無論是美國的 "聯盟威懾",還是 "臺獨" 分裂勢力的 "以武謀獨",本質上都是在逆歷史潮流而動、逆民心而動。歷史已經多次證明:任何試圖分裂自己國家的行為,最終都會被人民的力量粉碎;任何試圖干涉他國內政的外部勢力,最終都會被碰得頭破血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