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盜竊案打破了湘鄉昆侖橋街道城南村的寧靜。村民王某家存放著 50 余萬元黃金首飾的保險柜不翼而飛,所幸,湘鄉市公安局成功破獲此案,涉案的黃金首飾被悉數追回。
4月15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波、張某威被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依法批準逮捕。
7月7日,湘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甘勝平向湖南法治報記者分享了他參與此案偵辦的全過程。
2月27日下午6點左右,昆侖橋派出所值班室接到了村民王某女兒的報案,稱家里裝著50多萬元黃金首飾的保險柜被偷了。
由于涉案金額過大,這起案件移交到了我們刑偵大隊。
我和前來支援的支隊同事火速趕赴現場,立即展開勘查工作。
在查看周邊監控時,一個畫面讓我們瞬間繃緊了神經:一個裹得像粽子似的人影,騎著摩托車到了王某家后門,前后就幾分鐘,就用床單將保險柜捆了個結實,油門一擰消失在暮色中。
不對勁,太快了!
我們通過問詢王某及其家屬了解到,被盜的保險箱有100多斤,普通毛賊哪能這般利索?只有一種可能——嫌疑人早就提前踩好點,這絕不是他第1次到現場。
如果是更早就到過,那他上次來又是怎么進入王某家中的?我們圍著王某家轉了好幾圈,在餐廳不銹鋼防盜窗上發現端倪:幾道新鮮的撬痕在月光下泛著銀光。
技術科同事比對后確認,這絕不是王家人弄的。這是嫌疑人上次潛入王某家中的突破口!
當晚8點,我們順著線索追查到了韶山灌區洄水灣。那兒地勢復雜,搜了幾天連保險柜的影子都沒見到。
線索斷了,但案子不能斷。
我們趕緊調整思路,決定將視線鎖定到嫌疑人身上。
“摩托車!從那輛摩托車查起!”這一想法閃過腦海,我們又開始從海量的線索里挖線頭,還真有發現:案發當天上午10點多,有個同樣全副武裝的人騎著同款摩托車,撬開了王家廚房防盜窗,鉆了進去。
順著這條線,我們摸到了新湘路街道的安置小區。這地方魚龍混雜,排查工作像在篩子里找米。
但我堅信,雁過留痕,一輛車一個人不可能憑空消失。
果然,我們在案發7天前的一段民用監控里,發現了那輛摩托車。
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秘密走訪了附近的住戶,經過層層排查,一個叫張某威的男人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通過進一步摸排,我們了解到他有多次盜竊前科,數次被判處有期徒刑。
可問題是,張某威家離王某家隔著大半個城區,兩家素無往來,他怎么會對王某家布局門兒清?又怎么剛好挑著王家人不在家的這天去作案?
深挖張某威的關系網時,李某波3個字突然蹦了出來。這人和張某威近期聯系密切,且是王某的鄰居,兩家就隔著一堵墻。
我們決定從李某波身上入手,一番交鋒下來,李某波并未交代任何有效信息。
就在這時,一條重要情報打破了僵局:李某波在金行變賣了100多克黃金首飾。
我們立即傳喚李某波,一開始他還想狡辯,但在我們拿出的證據面前,他沒撐多久就交代,“我就是告訴張某威,王家那天沒人在家……”
主犯已經鎖定張某威,可他像泥鰍似的滑不留手。
3月12日,通過工作,我們獲悉他在黃金大道騎輛陌生摩托車晃悠,最終消失在工業園區。我們十幾個兄弟在附近的山林排查,夕陽西下,那輛可疑的摩托車終于晃進視線。可是卻不見張某威的身影。
等!他一定會回來的。
下午6點多,一個穿著軍綠外套的身影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張某威果然回來了。
“收網!”隨著一聲低喝,張某威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摁住。至此,這場黃金大案,在暮色中畫上句點。
審訊時,張某威交代得徹底:李某波負責提供王家的相關信息和生活軌跡,他于案發當日上午撬窗進入,偷走部分財物后,將保險箱移至廚房,傍晚直接動手,整個過程像臺精密機器。
經歷這起案子,我更深刻地體會到,鄰里之間,和氣重要,警惕也不能少。這起案子像面鏡子,照見了人性里的貪與惡,也映出了我們的責任——用腳步丈量每寸土地,用雙眼盯緊每個角落,讓黑手不敢破壞百姓的安寧。
來源:湖南法治報 (文/ 全媒體記者 杜巧巧 實習生 雷孜研 )
一審:劉冬晨
二審:陳佳婧
三審:戴志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