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兩年前,《長安三萬里》在暑期檔突出重圍,如疾馳黑馬跑出18.24億票房,創下追光動畫歷史最高票房成績。
如今,追光動畫帶著“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電影《聊齋:蘭若寺》,也抱著超越《長安三萬里》的期望來到暑期檔。這是追光動畫的第十部動畫電影,耗時4年打造,是追光動畫迄今制作時間最長的作品。
《聊齋:蘭若寺》以“1+5”的敘事結構、6個風格迥異的故事呈現蒲松齡經典名著《聊齋志異》。追光動畫總裁、《聊齋:蘭若寺》監制于洲日前接受1905電影網《對話》欄目采訪,揭秘影片創作幕后,暢想追光動畫未來。
追光動畫從2013年成立至今,不斷挑戰自我、打破局限。于洲說:“《聊齋:蘭若寺》作為第十部電影,我們的團隊積累了越來越強的能力。無論是在藝術還是在技術上,都覺得這是目前我們做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當然,他心中最好的追光動畫作品,永遠都在下一部。
01
《聊齋志異》囊括490多篇短篇小說故事,電影如何從中選材、改編創作?
“我們希望觀眾既有一定的熟悉感,又能有一些驚喜,是之前沒看過的內容。”于洲以《長安三萬里》為類比,“大家都知道李白和杜甫,但可能不知道他們一生中經歷了怎樣的故事,不知道大唐那么多詩人之間的友誼和他們的人生坎坷”。
《聊齋:蘭若寺》對原著篇章的選擇思路在于選多數觀眾聽聞過卻沒有非常熟悉的故事,比如《蓮花公主》《魯公女》;也選觀眾很熟悉又能通過創新賦予新鮮感的故事,比如《嶗山道士》《聶小倩》和《畫皮》。
這5個相對獨立的篇章故事由蒲松齡夜探蘭若寺的《井下故事》串聯成為一個整體,由井下的靈蟾上人、玄龜子兩只精怪和蒲松齡分別進行敘述,呈現于井下如同電影銀幕的“水幕”之中,每個故事結束之后都有概括總結,再引入下個故事,觀眾仿佛置身于電影院,欣賞一場精彩紛呈的故事大會。
《嶗山道士》講“貪心”,《蓮花公主》講“真心”,《聶小倩》講“亂世情”,《畫皮》講“夫妻情”,《魯公女》講“生死情”。“情”字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在每個故事中。
每一個故事里都有出現:一井、一樹、一寺。景生情,情襯景,情與景相互交融。從《嶗山道士》到《魯公女》,這些共同的場景元素見證了華夏大地千年的盛衰起落,目睹不同年代下的志怪傳奇,而亙古不變的正是人間真情。
于洲透露,5個篇章故事的排列背后也有邏輯支撐,依照情感遞進方式來排序:《嶗山道士》是篇幅較短的寓言,《蓮花公主》如夢似幻,故事比較輕松。從《聶小倩》到《畫皮》,情感濃度則越來越重,到了最后篇章《魯公女》,全片便達到了最高潮。
02
《嶗山道士》是國產動畫電影首次以毛氈動畫的藝術風格呈現在大銀幕上。片中,所有角色和場景都有著毛茸茸的形態與質感,和故事的喜劇色彩相輔相成。
《蓮花公主》將原著主角蓮花與竇旭改編塑造成可愛的少年形象,創新構建了一個奇幻瑰麗的蜜蜂王國,蓮花與竇旭在蜜蜂王國抵抗大黑妖的情節走向,也令這個傳統故事更具冒險感。
于洲認為,前兩個篇章非常適合小朋友們觀看。對00后、05后的觀眾來說,他們或許從沒聽過“嶗山道士”和“蓮花公主”,也沒看過上世紀80、90年代美影廠的同名動畫,通過這部電影能獲取、傳承這些經典故事,對他們的成長也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聶小倩》《畫皮》《魯公女》后三個篇章對成年人和年長觀眾則會帶來更多情感層面的共鳴與思考。
“聶小倩”的故事家喻戶曉,多次被搬上大銀幕,動畫大膽創新,在沿襲原作故事脈絡的基礎上,重新設定背景,將其放置在民國亂世之中,以全新的視角重新詮釋了寧采臣和聶小倩之間沖破人鬼束縛的愛情。
“畫皮”的故事同樣眾所周知,動畫創作徹底顛覆傳統。于洲直言,如果只是原封不動地做下來,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畫面構圖上,嘗試融入宋畫風格,賦予細膩淡雅的古典韻味;在角色形象和主題表達上與時俱進,貼合當下情感探討方式,以陳氏的視角和開放性的審視態度重構經典。
這個篇章由兩位新導演黃鶴宇和劉一林執導。“劉一林是女生,有她敏感的女性視角,黃鶴宇有婚姻家庭的閱歷,所以這個故事的角度和他們很適配,這也是團隊不斷細究、協作的結果。”于洲說,他們想通過這部作品告訴大家,夫妻情沒有那么簡單,就像片中所述: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結尾篇章《魯公女》迎來全片情感的最高潮,也是全片篇幅最長的故事。書生張于旦與魯瑛雖陰陽兩隔,但都為愛勇敢奔赴,跨越生死。
在于洲看來,這是一段大開大合的愛情故事,更體現了中國人一諾千金的珍貴品質,兩位主人公從始至終堅守對愛情的承諾,這份執念令人尊重,也令人感動。《魯公女》也是動畫電影第一次在大銀幕上刻畫黃泉場景,傳達對生死的敬畏之心,“這是中國人獨有的一種浪漫”。
03
《聊齋:蘭若寺》是追光動畫繼《長安三萬里》后,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域做出的全新改編創作,于洲期待《聊齋:蘭若寺》能夠和《長安三萬里》一樣取得票房口碑的雙豐收,團隊才更有信心和底氣投入“聊齋”系列的后續作品。
《聊齋:蘭若寺》除了有《長安三萬里》的兩位導演謝君偉和鄒靖加盟,另啟用了四位新人導演,他們都是在追光動畫內部逐漸成長起來的創作者。追光動畫團隊目前有大約370多人,已經有多位相對成熟的動畫導演,同時持續在培養后備導演梯隊,動畫人才力量充足。
“電影是綜合的藝術,我們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團隊,每做一個新題材、新故事,大家都要去學。比如了解歷史,不單是看幾本歷史書,要了解那個時代的文學、建筑、風土人情方方面面。所以大家都不驕不躁、不疾不徐,慢工出細活也好,十年磨一劍也好,要花足夠的時間去打磨作品,它才值得交給世界,交給未來。”
從《小門神》到《聊齋:蘭若寺》,追光動畫已推出十部電影,成功打造了“新傳說”、“新神榜”、“新文化”系列,作品累計票房超44億元,《白蛇2:青蛇劫起》《長安三萬里》皆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榮譽。
根據《聊齋:蘭若寺》片尾彩蛋預告,追光動畫將在2026年暑期檔推出“三國”系列首作《三國第一部:爭洛陽》,講述曹操、袁紹等三國歷史人物在動蕩時局中的博弈故事。按照既定規劃,2026年還將上映“水滸”系列動畫第一部《水滸1:風雪山神廟》,2027年暑期推出改編自魯迅文學作品的動畫電影《朝花·夕拾》。
“所以,我們還要不斷修煉藝術和技術的能力,讓這些作品得到最好的展現,這樣才無愧于經典。”于洲說,追光動畫的路會越走越寬,接下來會以一年兩部的速度推出新作,也不會將創作限制于改編傳統文化和文學名著,會聚焦當代和近現代的全新故事,未來的一切皆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