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常有點不一樣,截止到目前五大常任理事國內已經有四個國家舉行過閱兵了,甚至連幾十年都沒有舉辦過閱兵儀式的老美都已按捺不住,盡管外界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可特朗普依舊堅持在陸軍成立250周年那一天完成了自己任上的一個“夢想”!
最近法國也完成了今年的大閱兵,接下來在五常之內就剩下我們了,不過不用擔心,咱們的大閱兵日期已經敲定,只需要再稍微等待幾天列位就可以親眼見證了。
接下來咱們重點看一下法國在14日舉行的閱兵儀式。
當地時間7月14 日法國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慶日,這可是法國的大日子,他們那邊也叫做巴士底日,按照慣例在這一天法國幾乎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今年自然也不例外。今年法國舉辦的閱兵式那規模可不小,有7000多名法國軍人參加,陸、海、空三軍和憲兵幾大軍種都來了,可謂是 “全家總動員”。另外還有大約250輛各式戰車、200匹戰馬和100余架來自于不同國家的軍機參與其中。印度尼西亞今年作為法國閱兵式的主賓國,派出了約400名軍人參與其中(法國每年在巴士底日的時候都會邀請一個國家作為主賓國參與慶祝活動,今年指定印尼估計是和該國即將采購“陣風”戰斗機有很大關系)。
馬克龍講話暗藏深意
如此重要、盛大的場合,馬克龍怎么會缺席呢?當然了,還有他那扇過自己耳光的夫人布里吉特·馬克龍;
馬克龍在閱兵前一天對外重申法國要繼續增加國防開支,理由是世界變得 “更加殘酷” 了!他還警告說“自1945年以來,自由從未如此受到威脅”。這話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的說出具體“威脅”所在,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法國人其實是在暗指俄羅斯。
為了應對這種“威脅”,馬克龍宣布法國將會在目前的基礎之上繼續增加國防預算,比如在明年法國的軍費要比今年至少增加35億歐元,2027年增加30億。
未來七年的法國國防預算案總金額預計會達到4000多億歐元,增長部分將會優先用于升級核武器。法國還會投入490億歐元用于支援能力建設,160億歐元用于彈藥的生產和貯存,130億歐元用于海外領地保護等。
在如今這個亂世,法國在面對當前國際局勢時同其他大多數歐洲國家都一樣,普遍感到緊張,尤其是現在的烏克蘭,澤連斯基的失敗的結局似乎已經注定,待到俄羅斯結束這場數年的戰爭之后,接下來歐洲就要瑟瑟發抖了,所以法國現在想通過增加國防開支來給自己壯壯膽。
騎兵部隊馬匹失控,歡樂小插曲
其實對于西方的閱兵,基本也沒啥好看的,一般情況下本人更愿意看閱兵式上的各種奇怪“事故”!
你別說,今年的法國閱兵式上類似事件還真的有,而且非常搞笑!
在法國的參閱隊伍當中,騎兵部隊那可是一道名副其實的風景線,本來這支部隊應該是英姿颯爽,威風凜凜的。結果呢,在騎兵部隊經過主席臺的時候,有兩匹戰馬先后突然失控,這一下,場面瞬間變得混亂起來。
比較讓人意外的是,第一匹失控的馬上并沒有騎兵,也不知道這位“大兄弟”是從哪里冒出來的,走著走著就自顧自地撒歡跑了起來,仿佛在說:“這閱兵太無聊了,我要自己玩去。” 另一匹馬也許是受到了前一匹馬的驚嚇,在分兵轉彎處直接摔倒,馬上的騎兵估計心里也是“策馬奔騰”了:“我這是招誰惹誰了,好好的閱兵,馬怎么就掉鏈子了。”
這一幕把現場觀眾們都看呆了,本來正一臉嚴肅地欣賞著閱兵,結果被這突如其來的 “鬧劇” 逗得哈哈大笑,不過好在沒有人員傷亡,演出也順利繼續了。
其實法國閱兵式上出現這種意外狀況也不是頭一回了。就拿之前來說,有一年閱兵飛機在進行飛行表演時,噴出的彩煙顏色居然搞錯了,本來應該是象征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結果噴出來的顏色亂七八糟,這可讓法國民眾大跌眼鏡,紛紛調侃是不是飛行員前一天晚上喝多了,把顏料給拿錯了。還有一次閱兵隊伍中的一輛軍車突然拋錨,停在路中間動彈不得,后面的車輛都被堵得死死的,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就像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大戲突然卡殼了一樣。
先進武器亮相,法國軍隊實力幾何?
盡管閱兵式上有小插曲,但法國軍隊展示的先進武器還是可圈可點的。今年的閱兵重點突出 “戰備狀態”,第7裝甲旅全員穿著作戰服,佩戴防彈裝備,駕駛勒克萊爾坦克、VBCI裝甲車和 Caesar自行火炮駛過香榭麗舍,這派頭,感覺隨時能奔赴戰場,SAMP/T防空系統與無人機等新式武器系統也悉數亮相。
雖然參閱部隊的“氣勢”很雄壯,不過結合法國軍隊最近幾年的表現,閱兵場上展現出來的軍力不知道在戰場上能體現出來幾成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