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高溫高濕,人體易受“暑濕”侵襲,導致頭暈、胸悶、食欲不振等問題,主要原因有三:
1. 濕困脾胃:脾主運化,濕氣過重會阻礙其功能,使水濕停滯,氣血不足,引發頭重、乏力。
2. 暑熱耗氣:高溫加速人體能量消耗,導致氣虛,出現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3. 肝火擾動:悶熱環境易使人煩躁,肝陽上亢可致頭暈、失眠。
六大科學調理法,助你清爽度夏
1.科學補水
·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推薦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或含鉀飲品(如椰子水)。
·自制電解質水:500ml溫水+少許鹽+檸檬汁,幫助維持體液平衡。
2.環境調節
·室內溫度建議26℃左右,避免空調直吹。
·使用除濕機或放置吸濕劑(如竹炭、生石灰),減少濕氣影響。
3.飲食祛濕
·多吃冬瓜、薏米、赤小豆等利濕食材,少吃油膩、甜食。
4.適度運動
·每天30分鐘低強度運動(如八段錦、散步),促進排汗排濕。
·睡前按摩足三里(膝蓋下3寸)、涌泉穴(腳底凹陷處),助氣血運行。
5.規律作息
·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熬夜傷脾。
·午間小憩20分鐘,恢復精力。
6.中醫調理
·體質偏虛者可通過藥膳或沖劑調理,溫和補益,改善暑濕不適。
桂圓瓊玉沖劑——夏季祛濕養生
源自經典古方,結合現代工藝優化,以藥食同源食材為主,安全溫和:
桂圓肉:補益心脾,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頭暈、乏力。
茯苓:健脾祛濕,幫助排除體內多余水濕。
地黃:滋陰補血。
黨參:補中益氣。
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
**核心功效**
? **健脾祛濕**——緩解頭重、四肢乏力
? **補氣養血**——改善疲勞、面色萎黃
? **安神助眠**——適合夏季煩躁、睡眠淺者
**適用人群**
- 長期處于空調房,濕氣重、易浮腫者
- 腦力工作者,用腦過度導致氣血不足
- 夏季食欲差、消化功能弱者
- 更年期女性或體質虛弱的調理期人群
**注意事項**
- 孕婦、糖尿病患者慎用;
- 感冒發熱期間暫停;
- 開封后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以上內容僅為知識科普,無任何不良引導,如有健康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