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里最硬核的一塊骨頭。
從1949年兩岸分開那天起,這事就沒消停過。中國一直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意思很簡單: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誰也別想把它分裂出去。
幾十年來,大陸在處理這問題上,既有硬的一手,也有軟的招,目標就一個——和平統一。當然,真要是有人敢亂來,武力也不是擺設。
和平統一這事為什么這么重要?因為它不光關系到14億多中國人的感情,還牽扯到國家主權和國際格局。
大陸要是處理不好,外邊那些看笑話的、想插手的,估計得樂開花。可中國偏偏沒讓他們得逞,反而越玩越穩。
這策略里頭的門道,全球沒幾個人能看透。不過,普京算一個。他不止一次公開支持中國,還說中國這套路子高明得很。
策略總覽
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策略,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總的來說,就是“軟硬兼施、內外結合”。
首先,中國死守一個中國原則。全球180多個國家都承認這個原則,跟中國建交的越來越多,“臺獨”那幫人的國際空間被擠得喘不過氣來。
臺灣在國際上早就沒有位置了,連個觀察員都混不上。這就是中國在國際上立規矩的硬實力。
第二,和平統一。
中國不是好戰分子,能用談判解決的,絕不輕易動刀槍。兩岸交流、文化活動、經濟合作,這些年沒少搞,為的就是讓臺灣老百姓覺得,大陸不是敵人,是親戚。
不過,和平歸和平,大陸可沒說放棄武力。這幾年,解放軍在臺灣周邊演習那是家常便飯。軍艦繞島、戰機巡航,導彈試射一個接一個。意思很明白:誰敢越線,后果自負。
再一個,中國大陸用經濟牌打得漂亮。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占它總出口的43.9%。臺灣有非常多的企業、農民都靠大陸市場吃飯,大陸對出口稍微卡一卡,臺灣就得喊疼。
最后,中華文化是兩岸的根,通過文化節、交流會,讓臺灣人感覺兩岸是一家人。
時間長了,心貼得近了,統一的事自然就水到渠成。這幾招加起來,既有硬實力震懾,也有軟實力拉攏,內外配合得滴水不漏。
具體策略怎么玩的
光說大方向還不夠,還得細細拆解。
政治上,中國那是把外交玩明白了。臺灣想擠進國際組織沒門。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哪哪都沒臺灣的份。
中國大陸在這些地方站得穩穩的,誰要給臺灣開后門,就得先掂量掂量跟中國的關系值不值。
結果就是,臺灣的“邦交國”越來越少,現在也就十幾個小國還撐著,面子上都過不去。
再比如,2021年中美高層會談時,中國直接把一個中國原則擺桌上,美國那邊也只能捏著鼻子認。國際社會都看明白了,跟中國對著干,沒啥好果子吃。
經濟上,臺灣的水果、茶葉、漁產品,都指著大陸市場。
2021年,大陸對臺灣菠蘿說停就停,理由是檢疫問題。
結果臺灣農民叫苦連天,庫存堆成山,賣不出去。這招不光讓臺灣經濟吃痛,還把矛盾甩給了臺當局——你不是要搞“獨立”嗎?老百姓的日子你管不管?
還有,臺灣的高科技產業,比如芯片制造,離不開大陸的供應鏈和市場。臺積電這種大廠,在大陸的布局越來越深,經濟上越綁越緊,臺灣想單干,門都沒有。
軍事上,中國那是實打實地下功夫。
2022年,佩洛西竄訪臺灣,解放軍直接來了個大動作——圍島軍演。六大海域一起上,軍艦、戰機、導彈全出動,很直白的威脅臺當局和外邊想插手的。
這次演習不光是威懾,還練了兵,實操能力上漲。臺海周邊,中國說了算,誰也別想翻出浪來。
這幾年,解放軍的現代化速度快得嚇人。
東風導彈、航母編隊、殲-20隱形戰機,裝備越來越硬核。臺當局那點家底,跟大陸比就是小科。軍事壓力一大,“臺獨”那幫人自然得掂量掂量。
文化這塊,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年年搞,臺灣的藝人、學者過來大陸的多了去了。通過這些活動,臺灣老百姓對大陸的印象就變了。
畢竟,中華文化這根脈,兩岸都斷不了。
比如,春節、端午這些傳統節日,兩岸都過,就是一家人。時間一長,文化認同強了,政治上的分歧自然就沒那么刺眼了。
這四招,政治上擠壓、經濟上拉攏、軍事上震懾、文化上融合,環環相扣。
普京看懂中國策略
放眼全球,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策略還真沒幾個人敢說不好。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早就定了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國際社會公認的。
大多數國家都覺得,中國這事處理得有板有眼。既堅持原則,又沒把事鬧大,有大國風范。尤其在亞太地區,大家都希望和平穩定,中國這套路子正好對胃口。
東南亞國家、非洲朋友,甚至歐洲一些國家,都公開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當然,也有少數國家不服氣。比如,美國,表面承認一個中國,私底下扶持“臺獨”勢力,可到頭來也沒占著啥便宜。
中國不玩硬碰硬,但軟刀子割得難受,中國這策略厲害就厲害在“穩”。不急不躁,步步為營,既不讓“臺獨”翻天,也不給外人插手的機會。這種定力,不是誰都有的。
說到看懂中國策略的,普京絕對算頭一份,他不光是俄羅斯總統,還是個戰略高手。他看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路數,那叫一個透。
2021年10月,普京直言:“中國根本不用打仗,光靠經濟實力增長,就能把臺灣問題擺平。”就是說,中國這幾年經濟突飛猛進,已經成了世界老大。
臺灣再怎么折騰,經濟上離不開大陸,時間一長,自然得回來。普京覺得,這比直接動手高明多了,既省事,又有效。
普京還說過,俄羅斯百分百支持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態,希望中國早日統一。這話聽著簡單,可背后是大國之間的默契。
俄羅斯跟中國關系好,普京又是個實用主義者,他看得出,中國這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玩法,跟俄羅斯的戰略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深一層,普京可能還看到了全球格局的變化。
中國崛起,美國衰退,中國能穩住臺灣,就等于穩住了亞太,美國想在這攪渾水就沒戲了。普京看透了這點,所以對中國這手棋那是打心眼里佩服。
結語
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策略,真的是高明得沒話說。政治上擠壓、經濟上拉攏、軍事上震懾、文化上融合,這幾手牌打得有條不紊,既守住了底線,又留足了余地。
外邊看熱鬧的多,看明白的少,普京不光支持中國,還從戰略上看出了這套路子的厲害之處。
中國人盼的就是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中國的策略,既有硬實力撐腰,又有軟辦法開路,早晚能把這事辦成。將來臺灣回來那天,不光是的勝利,也是和平的勝利。
參考資料:
1、日月譚天丨2023,大陸對臺政策都在這些話里國際在線2023-12-23
2、臺海觀瀾|“四個堅定”再次展現大陸對臺方略的定力經濟觀察報2024-04-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