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某地區的公墓中發現了5塊中國100多年前的墓碑,周圍雜草叢生,有3塊墓碑已經倒塌,而上面雕刻的文字,讓留學生肅然起敬。隨后,他做了一件讓所有中國人點贊的大事。
100多年前,清政府派人千里迢迢來到英國阿姆斯特朗造船廠,訂購了4艘巡洋艦,其中就有后來在甲午海戰中沉沒致遠艦。
組建不久的北洋水師充滿雄心壯志,他們駕駛著4艘巡洋艦回到家鄉,暢想著能夠讓中國水軍強大起來,不受外國列強的欺辱。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中國初代海軍夢夭折,北洋水師覆滅,那些曾書寫北洋水師歷史的人,都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2016年,一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紐卡斯爾市閑逛,意外發現了幾塊倒下的墓碑。墓碑上雜草橫生,泥土和苔蘚宣告著它們存在,留學生在枝椏縫隙中,竟然拼出了熟悉的語調。
墓碑上的名字不是傳統的英文名字,似乎是用拉丁字母寫下的中文名字,留學生忍不住心生好奇,想知道為何在一座不起眼的英國墓園中,會埋葬著幾位中國人。
他扒開亂七八糟的雜草,清理掉墓碑上的泥土,一行一行看去,墓碑上的內容令他極為震撼,這些人不僅僅是中國人,還是100多年前的中國人。
中國留學生匆忙清理其他墓碑,共發現了5塊被人遺忘的墓碑,這些墓碑可以追溯到光緒年間,墓碑的主人是北洋水師的5位水兵。
袁培福、顧世忠、陳受富、陳成魁、連金源,5個從未在歷史書上出現過的名字,他們為何遠道而來,為何葬身英國,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了什么樣的痕跡,中國留學生備感好奇。
留學生將倒塌的墓碑和埋葬異國的北洋水師一事發布在論壇上,很快引起了關注,許多歷史愛好者對5塊墓碑的來歷產生好奇,其中不乏關注北洋水師歷史的專家和學者。
人們從浩如煙海的史書中,找出這5名水兵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1881年,北洋水師乘坐輪船到達英國紐卡斯爾市,他們要造訪阿姆斯特朗造船廠,接收4艘巡洋艦。
中國水兵第一次體會到英國港口的都市風情,第一次參觀如此先進的造船廠,這里的一切激勵著他們,渴望在自己的家鄉,建造起同樣輝煌的水軍和造船廠。
英國人同樣第一次看到這么多中國人到來,他們熱情地圍住中國水兵,迫不及待地了解神秘的東方大陸。
這次漫長的旅程不僅有欣喜和期待,還有悲傷與別離,5位水兵在異國他鄉意外染病,不幸喪命,由于路途遙遠,不得不在英國下葬。
袁培福等人葬禮在當地引起了轟動,英國人第一次目睹中國傳統葬禮,那些祭奠亡靈的傳統習俗,令英國人印象深刻。
不久后,所有巡洋艦全部建成,北洋水師接艦團啟航回家,5名水兵被永遠留在了英國,他們是中國水師發展初期的先行者。
他們懷著憧憬與期待來到英國,卻沒能見到中國北洋水師揚帆起航的模樣,帶著遺憾和對家鄉的思念客死異鄉。
他們不知道北洋水師的輝煌和覆滅,在遙遠的他鄉,永遠懷著對未來的憧憬沉睡。多年后,一位中國留學生偶然發現了這5名水兵,翻開了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為了告慰英靈,給予北洋水兵尊重,國家對5塊墓碑進行了修繕和保護,讓5位獻身水師事業的水兵得以安息。
在修繕竣工儀式上,許多人自發送來花圈,紀念這些為創建中國海軍做出貢獻的人。正是這些人的艱難創業,才有了近代海軍的雛形。
這5名不為人知的水兵,雖然沒有在歷史上揚名,但是歷史永遠不會忘記的他們的付出,沒有這些先輩,就沒有后來的海軍發展。
中國海軍的發展經歷了艱難的歷程,北洋水師用慘痛的教訓,告訴后人獨立自主、強大海軍的重要性。
一百多年前,中國水兵奔赴英國學習海軍知識和船艦駕駛,一百多年后,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在大海上乘風破浪,中國海軍成為不容忽視的強大艦隊。
5位北洋水兵若是地下有知,也會為國家今日的發展感到驕傲與自豪。
參考資料:告慰英靈北洋水師水兵墓在英國修繕完畢.新華網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