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會說,文字如劍,能夠直指社會的陰暗角落。
或許有人會說,文字如光,能夠照亮迷茫者的前路。
可對于安大爺來說,文字就像水,輕輕地潤物細無聲。
一次偶然的時機,安大爺帶著他的文字火遍了全網。
他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訴說著親情與生活。
一句“黃了又青”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就連許多官媒也親自下場盛贊。
只是,老話說的好,人怕出名豬怕壯。
農民工安大爺憑借作文走紅僅3天,惡心的一幕出現了。
不僅如此,甚至大爺本人也迫不得已發聲哀求。
這究竟是咋回事呢?還得從一段視頻說起。
5天前,一位博主發起了作文挑戰。
她前往工人聚集地,隨機挑選大叔參加挑戰。
沒有應戰的大叔們,就給100元辛苦費。
應戰的大叔們,將會獲得1000元的稿費。
可她說來說去,最終只有兩名大叔接受了挑戰。
其中有一位就是安大爺。
當時,許多人都以為這又是一場流量秀。
沒成想,當安大爺的作文完成后,大家都沉默了。
安大爺抽到的題目是講述自己的母親。
母親這個題目,是學校里“老掉牙”的選題了。
可安大爺卻寫出了不一樣的震撼。
安大爺的文字里,沒有華麗的辭藻與冠冕堂皇的話語。
他的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里掏出來的一樣,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之動容。
整篇文章就如同外糙內甜的老倭瓜。
乍一看不起眼,內里卻藏著最踏實的甜。
正所謂“賢乃國家之寶,儒為席上之珍”。
博主的視頻一發布,安大爺的才氣再也藏不住了。
短短48小時,視頻播放量突破了500萬。
安大爺徹底火了!
彼時,無數媒體蜂擁而至,想要采訪大爺。
可安大爺卻悄悄地離開了打工的居住地。
這時,人們才發現大爺不僅文字富有靈氣,他的行為也充滿了智慧與淡泊。
面對突如其來的關注,他沒有被名利沖昏頭腦,而是選擇了低調回避。
可即使安大爺如此低調,惡心的一幕還是上演了。
古人常說,富在深山有遠親。
如今看來,這句話果然來源于生活。
原來,自從大爺爆火后,網絡上就涌現了一批“親戚”。
兒女、侄子、外甥……
各種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通通顯形。
他們打著安大爺的旗號,用爆火的文章開始引流帶貨。
除此之外,還有一批人化身成了“檸檬精”:
更有甚者提出了“陰謀論”:
一時之間,謠言漫天飛舞,大爺被送上了風口浪尖。
為了防止輿論進一步發酵,安大爺只好無奈發聲。
鏡頭前,他字字懇切地說道:
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同鄉人自發地替大爺做證:
其實,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安排好的劇本,有的只是安大爺那顆想念母親的心。
大爺的懇求、同鄉的證明,難道還不足以說明一切?
本來是一個溫暖動人的故事,卻硬生生地被流量套上了“枷鎖”。
更讓人感到沮喪的是,安大爺并非是第一個被流量反噬的普通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普通人的走紅,成了一把雙刃劍。
迎接他們的不光是鏡頭,還有無數的流言蜚語。
前段時間,高考成績出爐。
河南的一個女孩成績考了288分。
雖說這個成績不甚出色,但是她依然被父母大加贊賞。
這一幕傳到網上,瞬間獲得了大家的贊賞。
當時,所有人都被288女孩(簡稱)家庭的氛圍所感染。
只可惜,一場直播改變了風向。
在走紅后,288女孩和母親開了一場直播,這場直播被網友們視為帶貨前兆。
彼時,許多人抨擊他們是劇本,更有甚者說288女孩的分數是假的。
可事實呢?直播只是應親戚要求聊天。
288女孩的母親早就是探店帶貨博主了,并非臨時起意的帶貨。
雖說最后事情澄清了,可女孩一家還是平白無故地遭受了網暴。
更典型的悲劇發生在山東“大衣哥”朱之文身上。
自從大衣哥在《星光大道》一唱成名,他家門口365天被直播網紅包圍。
翻墻入院、砸窗偷拍、無人機盤旋屋頂.……
十多年來,這位農民歌手毫無隱私可言。
更過分的是,有人甚至躺在他家門口耍無賴,只為索要錢財。
忍無可忍的他,終于在今年將部分造謠者告上了法庭。
只是官司贏了,受損的名聲卻再也回不來了。
縱觀這些事件,你會發現他們的遭遇幾乎如出一轍。
幾乎都是從意外走紅到全民圍觀再到惡意質疑。
不難看出,這是一場造神毀神的狂歡。
在這場狂歡里,沒有人在意主角的命運,有的只是對流量的追逐。
其實,這一幕幕荒誕劇的背后,藏著兩個深層次的社會病灶。
首先就是階級固化的集體臆想。
在許多人潛意識中,情感表達權是有階級的。
文人墨客寫思念是文學,農民工寫母親就成了“反常現象”
因此,當安大爺的作文刷屏時,總會有人酸溜溜地說:
這種刻在骨子里的偏見,暴露了某些人對底層人民的認知畸形。
他們寧愿相信 “底層不可能有才華”;
也不愿承認,那些被生活打磨過的文字,本就帶著泥土的芬芳。
其次就是,流量經濟的嗜血本質。
某MCN機構負責人曾直言:
安大爺文章刷屏后,有人的第一反應不是被母愛感動;
而是立刻計算“這個熱點能變現多少”。
緊著著,仿冒賬號、突襲直播、帶貨劇本,一系列操作早已駕輕就熟。
因此,即使村民證實安大爺文中細節完全真實;
記者也確認他母親確實五十多歲因病去世時,那些質疑者依然不會閉嘴。
因為毀神帶來的流量,往往比造神更洶涌。
這場鬧劇終將落幕,但留下的思考卻遠未結束。
或許,我們該少一點“造神”的狂熱,多一點 “容人” 的胸懷。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比流量更珍貴的,是那些在塵埃里開出的人性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