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六枚導彈精準打擊,伊朗總統險被“斬首”,外媒稱,中方將向伊朗支援紅旗-9B防空系統。
近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Masoud Pezeshkian)在一次采訪中告訴記者,以色列曾試圖暗殺他。據法爾斯通訊社(Fars News Agency)報道,以色列軍方精心策劃了一場針對伊朗高層的打擊行動,意圖一舉消滅包括總統、議長、司法部長在內的伊朗核心決策層。
同時,英國《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突然爆料稱,中國要向伊朗交付紅旗-9B防空系統,以幫助伊朗應對以色列的空中威脅。而且,這一消息還被伊朗半官方媒體梅爾斯通訊社轉載,引起了廣泛關注。
不過,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隨即澄清,強調中國不會向交戰國出口武器,并否認了向伊朗出售防空系統的計劃。
近年來,每當中東發生沖突的時候,外媒總是喜歡將矛頭指向中國,理由是“襲擊者使用了中國技術”。例如,2023年紅海商船遇襲,美媒炒作“胡塞武裝使用了中國提供的導彈技術”,卻始終無法提供確鑿證據。
此次《中東之眼》的表達,或許是想借伊以沖突進一步渲染“中國威脅論”。那為什么伊朗媒體也要配合炒作“中方將支援紅旗-9B”這一說法呢?
眾所周知,在伊以沖突中,以色列不光對伊朗軍事高層與科學家進行了多次定點清除計劃,還多次宣稱其已完全掌握伊朗領空,展現了強大的情報能力與精準打擊能力。
與以色列一比,盡管伊朗擁有俄制S-300和國產“巴瓦爾-373”等防空系統,但其防御仍存在嚴重漏洞。
伊朗的防空系統大致處于20年前的水平,難以應對以色列的電子干擾和隱身戰機,例如F-35戰機。而且,伊朗的防控體系品類雜亂,既有俄制,又有美制的,這就導致他們在作戰時可能各管各的,難免有所疏漏。
除此之外,伊朗在核問題上的搖擺態度也加劇了外部壓力。一方面,伊朗外長阿拉格齊(Abbas Araqchi)宣稱“不會放棄核計劃”,另一方面又說“愿意在特定條件下放棄”,這種矛盾的立場只會讓美以認為伊朗軟弱可欺,可以進一步的打壓。
更關鍵的是,伊朗在采購軍事裝備上也是一種優柔寡斷的態度。過去幾年,伊朗對中國有著錯誤的觀念,認為西方的武器要比中國的好,中國的武器,雖然廉價但沒用。
再加上,外國對中國武器裝備的輕視與抹黑,伊朗明顯更傾向于從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采購軍備。在5·7印巴空戰之后,巴基斯坦的勝利,才讓伊朗意識到了中式武器的厲害,但這太晚了。
此次伊朗跟著炒作,可能是想震懾一下美國和以色列,同時試探一下中國在軍售上的底線。
不過,中國武器裝備的交付可不是靠簡單的買賣就可以完成的,中國的軍品出口嚴格遵循三項原則,即有助于接受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不損害有關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不干涉接受國內政。
如果伊朗真的獲得了紅旗-9B,那也一定是經過嚴格審查的合法交易,而不是像報道中說的“用石油運輸支付費用”。但就目前來看,所謂的“中國提供紅旗-9B”更可能是西方媒體的又一次忽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