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率領中原大軍親自西征,與馬超韓遂聯軍在潼關夾關對峙,這次戰役一直打到年底,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回到鄴城,獲得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待遇。
潼關戰役當然是馬超韓遂輸光了家底,這在《三國志·卷三十六》中有明確記載:“曹公用賈詡謀,離間超、遂,更相猜疑,軍以大敗。超走保諸戎,曹公追至安定,會北方有事,引軍東還。”
許褚赤膊戰馬超當然是《三國演義》的虛構,事實上許褚在那次戰役中不但沒有中箭負傷,反而立下大功并升官了:“太祖與遂、超等單馬會語,左右皆不得從,唯將褚。超負其力,陰欲前突太祖,素聞褚勇,疑從騎是褚。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動,乃各罷。后數日會戰,大破超等,褚身斬首級,遷武衛中郎將。”
《三國志》太過簡略,而且極少記載大將單挑,所以今天咱們還是以《三國演義》為依據,來看看曹營五員大將在潼關戰役中的表現——細看他們表現出的不同戰斗力和戰斗意志,曹操應該是既寒心又暖心,而那五位大將的表現該如何評說,就有待讀者諸君發表高見了。
潼關戰役的結果表明,馬超并非天下無敵,起碼許褚就不是他一定能打贏的:“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諸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
戰后馬超評價:“吾見惡戰者莫如許褚,真‘虎癡’也。”
許褚和馬超至少大戰了二百三十個回合,如果不是曹操怕許褚有失而派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把單挑變成了混戰,再打下去誰先受傷落馬還真不好說——許褚手中那半截斷槍是有槍尖的,他挨幾棍沒啥大事兒,馬超被捅一下,麻煩可就大了。
許褚的表現是否能令曹操滿意,咱們還得看此前曹操被馬超追得割須棄袍的狼狽相以及曹洪為了救曹操有多拼命:“曹操正走之間,背后一騎趕來,回頭視之,正是馬超。操大驚。左右將校見超趕來,各自逃命,只撤下曹操……山坡邊轉過一將,大叫:‘勿傷吾主!曹洪在此!’掄刀縱馬,攔住馬超。操得命走脫。洪與馬超戰到四五十合,漸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夏侯淵引數十騎隨到。馬超獨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撥馬而回,夏侯淵也不來趕。”
拋下曹操四散奔逃的“左右將校”,肯定也包括時任校尉、賜爵關內侯但還沒有晉升武衛中郎將的許褚。
許褚當時只顧自己逃命而不管曹操,也是被馬超連贏三將的勇猛嚇破了膽:馬超八九回合擊敗于禁、二十回合擊敗張郃、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于馬下。
在官渡之戰的后半程,關羽離開曹營,袁曹兩家有過一次二對二的斗將:張郃對張遼,高覽對許褚,單挑未分勝負,曹軍輸了混戰,“袁紹驅兵掩殺,曹軍大敗,盡退至官渡。”
官渡單挑表明,張郃的武功未必在許褚之下,起碼跟張遼是半斤八兩,張郃在二十回合之內就輸給了馬超,許褚肯定誤以為自己上去也撐不住三十回合。
真正讓馬超暴露實力,也證明張郃于禁出工不出力的,還是曹洪與馬超那場苦戰:曹洪的武功,似乎不及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他尚且能跟馬超大戰五十回合,許褚肯定覺得自己又行了。
曹操重賞曹洪,是做給許褚張郃等人看,也是在扇他們的耳光:“曹操回寨,卻得曹仁死據定了寨柵,因此不曾多折軍馬。操入帳嘆曰:‘吾若殺了曹洪,今日必死于馬超之手也!’遂喚曹洪,重加賞賜。”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關鍵時刻,還得是“自家兄弟”靠得住,包括許褚、張郃在內的“異姓猛將”,打順風仗撈戰功都很積極,需要拼命的危險活計,他們都是能躲就躲,完全不以敗逃為恥——曹老板看了于禁張郃的表現肯定會寒心,曹洪的表現讓他暖心是有目共睹的,而許褚的表現該如何評價,大家可能就有點犯難了。
曹操割須棄袍的時候,不見許褚蹤影,后來兩軍對壘,他瞪著眼珠子,打壓了馬超的氣焰:“許褚提刀大叫曰:‘吾即譙郡許褚也!’目射神光,威風抖擻。超不敢動,乃勒馬回。”
夫戰,勇氣也。許褚吹胡子瞪眼嚇退了馬超,又主動下了戰書,兩次打擊讓馬超在暴怒的同時,也弱了三分銳氣,這才有了第二天的不分勝負。
熟讀《三國演義》的讀者諸君自然知道,許褚和徐晃聯手,也打不過還沒得到赤兔馬的關羽,在三國一流猛將中,許褚也就是中等偏上水平,跟徐晃、典韋不相上下,跟關羽張飛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倒是跟趙云馬超差不多。
潼關戰役暴露了馬超實力,而真正讓曹操寒心的,還是于禁張郃等人的表現,這也導致了后來五子良將做到四方將軍就封頂,根本就沒資格入選大將軍、大司馬,連驃騎將軍也當不上,張郃那個“車騎將軍”前面還有“征西”二字,跟真正的三公有本質的區別。
在潼關戰役中,真正跟馬超單挑過的曹營五員大將,先后是于禁、張郃、李通、曹洪、許褚,夏侯淵跟馬超屬于混戰,有沒有單挑不得而知。
讀者諸君看了曹營這五員大將的不同表現,肯定也會像曹操一樣感慨良多:三國時期的異姓名將,說白了也就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打工仔,出力可以,賣命不行,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一點也不會不好意思。
要是僅以跟馬超的交手戰績來衡量,曹洪的武功,似乎應該在張郃之上,那豈不是說他比張遼還厲害?
曹洪是為“大哥”拼命,夏侯淵也不懼馬超,而張郃于禁等人武功或許不弱,但戰斗意志卻實在沒有多高,其中最怪異的就是許褚——很多人都認為他就是不太聰明的虎癡,但是這個虎癡在潼關戰役中的表現,卻非但不癡,而且還可以說是很精明狡猾。
虎癡不癡,張郃二十回合敗給馬超,肯定也沒盡全力,于是有趣的問題就出來了:于禁張郃拼了老命跟馬超單挑,至少能支撐多少回合?曹營諸將先后敗給馬超,曹操卻沒有發起群毆,是不是因為馬超跟呂布、關羽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馬超“有呂布之勇”,卻沒能在單挑中拿下許褚,難怪后來關羽要入川“與馬超比試”,諸葛亮連吹帶拍打消了關羽入川的念頭,那封信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都有:馬超可以跟張飛并驅爭先,卻不及關羽絕倫逸群。
諸葛亮絕對是一位正人君子,他能近乎公開地說馬超不如關羽,肯定是不怕馬超生氣,這也給我們留下了懸念:如果諸葛亮沒能阻止關羽入川,或者馬超得知書信內容后氣憤難平趕去荊州,兩人展開一場不死不休的公平單挑,多少回合能分出勝負?最終勝者又會是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