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羽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7月14日,京東健康(06618.HK)官方透露,其與信達生物(01801.HK)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供應鏈、全渠道銷售、數字營銷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整合各自優勢資源,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優質的藥品及健康服務。
減重及降糖領域是雙方此次合作的重點。信達生物旗下新一代減重藥瑪仕度肽(商品名:信爾美;研發代號:IBI362)獲批上市后不到一周后,就選擇在京東健康平臺線上首發。
瑪仕度肽是全球首個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雙受體激動劑,由信達生物和禮來制藥(LLY.US)共同開發。該藥除了通過激動GLP-1R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和減輕體重外,還可通過激動GCGR增加能量消耗增強減重療效,同時改善肝臟脂肪代謝。今年6月27日,瑪仕度肽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長期體重控制。
獲批當日晚間,時代財經在京東、淘寶檢索發現,瑪仕度肽已“上網”。其中,在京東平臺,“某綜合門診部旗艦店”顯示預計7日內可以發貨;淘寶平臺則顯示,患者可以享受早鳥預約權益,或者200元專屬福利。
7月10日,時代財經再次以患者身份在阿里健康(00241.HK)平臺上咨詢瑪仕度肽的規格及定價,阿里健康醫療服務旗艦店客服人員表示,平臺為患者提供預約留藥服務,藥品則由患者提供處方或診所問診評估后開具處方,藥品也由線下診所開出。“目前有2mg/支、4mg/支、6mg/支,標注的定價分別為630元/盒、1071元/盒、1460元/盒,上述每盒內均為兩支裝。”上述客服人員對時代財經稱,目前產品為預售狀態,到貨后按照訂單逐一發出。
瑪仕度肽的獲批讓GLP-1類藥物的市場競爭格局再添變數,而其殺入線上電商平臺也是GLP-1企業積極開拓院外市場的一個縮影。零售市場巨大的想象空間吸引著眾多GLP-1企業入局搶食,GLP-1“雙雄”諾和諾德(NVO.US)和禮來早已將戰場從院內延伸至院外,國產GLP-1玩家如信達生物、銀諾醫藥、仁會生物等亦不甘落后,紛紛挺進零售市場。
成為GLP-1新戰場的電商平臺也意圖從中分一杯羹。無論是阿里、京東還是美團(03690.HK),都不愿意放棄這塊蛋糕,紛紛牽手GLP-1企業,試圖搶占更多的籌碼。
挺進零售市場
米內網的一組數據顯示,按終端平均零售價計算,2024年,中國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含藥品和非藥品)銷售規模達9411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實體藥店占比跌至65%,而網上藥店沖上3292億元新高。
另據多個報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GLP-1類藥物(包括糖尿病和減肥適應癥)的市場規模可能超過1000億至1300億美元。專門針對減肥適應癥的GLP-1激動劑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約488.4億美元,而整個抗肥胖藥物市場到2035年可能增長至104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高達21.1%。
多位企業受訪人士告訴時代財經,GLP-1企業銷售轉向零售市場是必然。GLP-1產品進院并非易事,需要經歷諸多步驟,準入門檻高、周期長,涉及多方面原因。其一,在有些GLP-1產品還沒有進醫保的情況下,醫院需要分情況考量藥品進院的必要性;其二,醫院一般會定期召開藥事會,評估產品的數據、患者用量,以及臨床的必要性,經過討論、過會等程序,最終決定藥品是否能進院。對企業而言,則需要點對點突破醫院關口,難度較大。而轉向零售市場的原因之一也與藥品“進院難”息息相關,需要將產品拓寬至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爭出一片天地。
以司美格魯肽為例。中康開思系統數據顯示,全國零售藥店中,司美格魯肽在2022年就創出近3億元的零售銷售額。今年6月底,時代財經在走訪線下市場時發現,廣州某三甲醫院附近的藥店在店門外張貼告示,“諾和盈(司美格魯肽減重版商品名)已到貨”,收銀處亦擺放著諾和盈幾種劑型的樣品模型及減重重要性的“說明書”。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時代財經以患者身份咨詢該門店司美格魯肽產品定價及售賣情況,其店員對時代財經表示,司美格魯肽減重版共五種規格,包括0.68mg/mL,1.5mL;1.34mg/mL,1.5mL;1.34mg/mL,3mL;2.27mg/mL,3mL;3.2mg/mL,3mL,一般來講,根據患者情況,對應在1-4周、5-8周、9-12周、13-16周及17周以上五個時段予以患者使用。初始劑量為0.25mg,需根據醫生的建議購買使用。
“價格方面,我們藥店幾種小劑量的為1200元左右,最大劑量的在1800元左右。此外,我們是雙通道藥店,也有售賣糖尿病版司美格魯肽(商品名:諾和泰),如果購買諾和泰需在雙通道醫院開具處方,可以憑處方購買,并獲得報銷。”上述店員告訴時代財經。
“零售市場尚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銀諾醫藥電子商務與零售負責人肖璟對時代財經分析指出,其一,在醫保政策“保基本”以及國家集采政策的推行下,如果患者需要更好的服務以及更高質量的藥品,必然需要走向院外,自備藥品,這一情況給零售市場帶來空間。就GLP-1產品本身而言,它是糖尿病領域的新產品,與其他的降糖產品相比,其價格較貴,但效果也較好,從這產品價值的角度,其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也會吸引對品質、產品質量有要求的人群。其二,GLP-1產品在減重賽道大有可為。一方面,目前已知的數據顯示,GLP-1對體重管理有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截至目前,國家也有明確表示,減重的藥物不會被納入醫保。這也意味著GLP-1賽道更廣闊市場或許在院外,在零售領域。
布局零售市場,已成為越來越多GLP-1企業的共識。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除了諾和諾德,禮來、信達生物、華東醫藥(000963.SZ)、仁會生物、銀諾醫藥等企業均在其GLP-1產品上市以后開展零售市場布局。
信達生物方面告訴時代財經,除了積極布局公立與民營醫院,信達生物同時將重點布局線上、零售等創新渠道,力求覆蓋用戶需求的各個場景,最大程度提高產品可及性。
“作為處方藥,貝那魯肽注射液(商品名:菲塑美)的核心基礎渠道仍是等級醫院。在院外市場,DTP藥房是創新特藥(包括GLP-1)院外銷售的重要陣地,貝那魯肽在全國主要城市已布局核心DTP藥房。同時,品牌連鎖藥店也是觸達更廣泛患者群體的重要補充渠道。此外,我們也在積極拓展民營醫院、高端診所,尤其是生殖專科醫院。”仁會生物方面告訴時代財經。
華東醫藥則對時代財經透露了線下藥店布局的相關數據,其表示,在零售藥店合作方面,利拉魯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魯平)已完成近萬家冷鏈門店終端鋪貨,主要面向降糖、減重市場,聚焦于“糖胖”人群,與國內百強連鎖已經基本完成開發和覆蓋或溝通談判,并且結合華東醫藥專業的慢病管理服務團隊賦能連鎖客戶進行聯合推廣,給患者提供專業的“降糖+減重”的藥學服務。
電商成為新戰場
外賣大戰廝殺正酣,電商平臺圍繞減重藥的爭奪戰也悄然打響。
電商平臺是零售市場最重要的陣地之一,尤其是“減肥藥”爆火、國家推行“體重管理年”之后帶動更多的GLP-1產品進入大眾視野,電商平臺亦在爭奪這塊極為鮮美的“蛋糕”。
7月4日,阿里健康邀請諾和諾德、信達生物、銀諾醫藥等企業在京召開了一場“科學減重標準發布會”,阿里健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沈滌凡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從即日起,阿里健康將聯合禮來、信達生物、銀諾醫藥等中外藥企推出科學減重計劃,為用戶提供“一對一專屬醫生答疑、藥師服務”等一攬子計劃。
據沈滌凡在上述發布會上透露,一組數據顯示,在淘寶平臺,每年有近3億用戶搜索“減重”相關關鍵詞,購買健身器材、保健食品、藥品來幫助自己減重塑形。
更早之前的4月,京東健康也舉辦了一場體重管理行業峰會,并與諾和諾德、先為達生物、信達生物、銀諾醫藥等企業達成合作。
廣闊的市場前景誘惑下,沒有人愿意放棄。
時代財經檢索阿里、京東、美團三個平臺發現,諾和諾德、禮來等多家企業的GLP-1產品均以不同的形式在上述電商平臺預約或銷售。
其中,諾和諾德在京東上設立了肥胖癥公眾科普專區,并助力糖尿病一站式診療,全面賦能慢病管理數字化轉型升級;禮來亦在京東布局了專區,包括減重與降糖,也在積極地與電商平臺合作,推進零售市場。
禮來制藥科普專區,圖片來源:京東APP
華東醫藥方面則對時代財經透露,“利魯平正與各電商平臺的合作,聚焦降糖減肥領域,通過專區科普、患者教育及專業藥師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并且在供應鏈層面各平臺提供全程冷鏈物流保障藥品品質。”
京東方面告訴時代財經,京東健康在GLP-1賽道合作非常廣泛。“在GLP-1減重領域,我們主要為合作藥企及醫療機構提供患者診療預約的配套支持服務;對于獲批用于 2 型糖尿病治療的 GLP-1 類降糖產品,我們則是具備合法資質的直接供應渠道商之一。”京東方面對時代財經稱,今年618期間,京東健康平臺GLP-1類用藥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倍。
美團方面也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美團已經和諾和諾德、禮來以及信達生物達成合作,GLP-1類藥物在美團中整體銷售額度不斷上漲,臨近夏季需求越發高漲,搜索環比增長120%,銷售環比增長150%。以女性白領為主,女性占比超七成,年齡以30-35歲為主,以中高收入人群為主,用戶主要來自一線城市及超一線城市。”
當電商成為GLP-1的新戰場,電商平臺們既是競爭關系亦是共贏關系,它們紛紛找出新的方案,拓寬自己的市場邊界。
企業方面,以國產GLP-1代表銀諾醫藥為例,據時代財經觀察,其依蘇帕格魯肽α(商品名:怡諾輕)于今年1月獲批用于治療成人2型糖尿病(T2D)患者,上市后即在京東、阿里等電商平臺迅速布局,快速上量。在過去的618期間,怡諾輕在京東、阿里分別取得了內分泌用藥第七名和GLP-1藥物第三名的成績。
就藥企與電商如何雙向選擇的問題 ,肖璟對時代財經直言,“關于企業與電商如何雙向選擇,總體來講,要看電商平臺對產品的重視程度以及企業與電商合作的深度,每個平臺與企業之間都會有側重,這很正常。”
“就企業而言,我們還要考慮每個平臺的觸達能力和獲客能力,來決定合作深度和廣度。”肖璟告訴時代財經,銀諾醫藥與主流的電商方面都開展或即將開展合作。電商平臺具有較好的可及性,可以快速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其覆蓋也比較廣泛,這也是企業比較重視醫藥電商的一大原因。
“就目前整個零售市場來看,仍然以線上為主,一方面,很多用戶對產品的了解就來源于線上,最終在線上搜索、購買;另一方面,有些已上市的GLP-1產品,對零售這一塊重視程度還沒那么高,因此過往仍以線上為主。此外,線下門店布局涉及連鎖藥房以及總部的談判、還要考慮門店的鋪貨和動銷、店員的培訓和患者的教育,相對也會更長時間運營。”肖璟稱。
減重市場混戰升級
在電商平臺爭奪“減重”市場背后,GLP-1賽道競爭已呈白熱化。GLP-1類藥物在糖尿病市場和減重市場均掀起了不小的風浪。尤其是在減重市場,受到肥胖影響的人數逐年增高,GLP-1減重藥物的出現讓肥胖癥患者看到了治療的另一種可能性,用藥減肥逐漸部分代替自主減肥,成為越來越多患者的首選。
在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援引《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顯示,按照中國標準,中國成年人(≥18 歲)超重率為34.3%,肥胖癥患病率為16.4%,6~17歲青少年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癥患病率分別為11.1%和7.9%,6歲以下兒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癥患病率分別為6.8%和3.6%。上述指南顯示,超重和肥胖癥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并引發一系列疾病,這些疾病會導致嚴重殘疾和過早死亡。
肥胖,已成為當下全球矚目的公共衛生難題之一。在此背景下,GLP-1企業競爭愈發激烈。
截至目前,除諾和諾德的諾和泰、諾和盈和禮來的替爾泊肽(糖尿病版與減重版共用商品名:穆峰達)已在中國市場上市并商業化以外,過去數年,已有多款國內外企業研發的GLP-1產品在中國市場布局。其中,在減重方面,就包括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糖尿病版商品名:誼生泰;減重版商品名:菲塑美),以及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等。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司美格魯肽全球銷售額占諾和諾德總營收的約71%。包括降糖注射版Ozempic、降糖口服版Rybelsus、減重版Wegovy在內,司美格魯肽總計銷售557.76億丹麥克朗(當時約合78.64億美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默沙東帕博利珠單抗(商品名:Keytruda/可瑞達,俗稱“K藥”)一季度的銷售額72億美元。而禮來替爾泊肽減重版Zepbound與降糖版Mounjaro在今年一季度總計為其貢獻了61.5億美元收入,占禮來總收入的約48%。
盡管未公布旗下GLP-1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具體營收數據,但兩家企業在中國的總營收均有所增長。顯然,中國市場尤為重要。
今年6月中旬,市場傳出諾和諾德中國肥胖癥業務部副總裁張一帆將于6月30日離任的消息,且諾和諾德中國肥胖癥業務部并入糖尿病事業部(DBD),成立肥胖癥與糖尿病事業部(DOD)。7月1日起,諾和諾德原胰島素銷售團隊也將負責減重版司美格魯肽的銷售。新成立的肥胖癥與糖尿病事業部將由諾和諾德中國糖尿病事業部企業副總裁張輝負責,而諾和諾德中國肥胖癥市場部將向其中國市場部企業副總裁謝思遠匯報。
彼時,就該信息的真實性,時代財經曾向諾和諾德方面求證,但對方并未予以正面回應。不過,在今年7月阿里健康舉行的“科學減重標準發布會”上,張輝以諾和諾德大中國區肥胖癥與糖尿病事業部企業副總裁的身份現身,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調整。
諾和諾德告訴時代財經,“從競爭角度而言,我們希望看到良性競爭,良性競爭讓大家可以共同服務更多患者。在肥胖癥治療領域,諾和諾德已經開展研究超過25年,我們對自己的GLP-1RA類藥物諾和盈充滿信心。”
禮來方面,今年7月3日,其對外宣布,在6月30日,替爾泊肽在中國獲批了第三個適應癥,是國內首個且目前唯一用于治療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的處方藥。在GLP-1院外市場方面,禮來亦在與國藥等公司合作,由后者進行院外市場布局。
無論是產品研發、上市,抑或是院外市場布局、業務調整等,不斷更新的信息都已顯示,在中國市場,GLP-1類藥物的競爭已經進入更激烈的階段。
“當GLP-1賽道發展到這一個節點,GLP-1已經進入了新的競爭時期。”肖璟告訴時代財經。他認為,過往很多藥企對于院外市場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現在會更重視院外市場的布局。
隨著院外零售市場重要性的提升,GLP-1企業對院外渠道的鋪設和爭奪也進一步加速。
華東醫藥方面進一步告訴時代財經,“隨著糖尿病、肥胖癥等代謝性疾病患者基數持續擴大,疊加公眾健康管理意識不斷提升,GLP-1類藥物憑借顯著的臨床療效和便捷的給藥方式,正在迅速提升市場滲透率。我們計劃開展一系列減重相關的活動,一方面會聯合專業醫療機構、醫生,開展線上線下的科普講座,向消費者傳遞科學的減重知識以及利拉魯肽在減重方面的正確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公司將通過電商平臺及合作藥店,動態優化患者服務方案,在遵循合規準則的基礎上合理降低用藥門檻,切實提升產品的可及性。”
“根據產品特點和臨床治療需求,我們的藥物重點方向以生殖中心和各大醫院的婦產科為主。”仁會生物方面告訴時代財經,他們也重視民營醫院、高端診所這一渠道,將積極拓展合作。“院外市場是戰略要地,其重要性將持續提升。我們將深化渠道覆蓋與合作,持續強化產品核心信息,構建專業的服務體系,提供患者教育與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