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毛主席和周總理演出,是京劇界的璀璨明星。
曾被梅蘭芳大師親口稱贊為后起之秀,她的前途不可限量。
可就是這樣一位杰出的華人表演藝術家,卻在一場赴美表演后,帶領同劇組的30名演員,放棄國內紅火事業,選擇留在美國。
消息一出,不僅國人不相信,她的親人也感到如遭雷劈。
此后她便拋棄了中國的丈夫,一直在美國生活。
直到她七十歲時,才再次回到了中國,無數人直呼:“崇洋媚外、吃里扒外”!
那么,她是何方神圣?當初為何做出留美決定?又是否后悔當初?
?——【·曾是京劇界后起之秀·】——?
這個人就是齊淑芳,她曾是我國著名的京劇武旦演員,1944年她出生于河北晉縣的京劇世家。
她的大哥齊英才是上海京劇院副院長,大嫂張美娟更是有著“武旦皇后”的美譽,三哥齊英奇同樣是一名出色的武戲演員。
在這樣濃厚的藝術氛圍熏陶下,齊淑芳從小就與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12歲,齊淑芳就登上了舞臺,初露鋒芒,盡管年紀尚小,但她在舞臺上的那股子精氣神,已經讓觀眾們眼前一亮。
14歲,她憑借著自身的天賦和努力,考入了上海戲曲學校,師從張美娟等名家,在這里,她得到了更系統、更專業的京劇訓練,技藝也日益精湛。
1958年,對于齊淑芳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16歲的她為毛主席演出《三戰張月娥》。
演出結束后,毛主席親自修改了劇本,這對于年輕的齊淑芳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和肯定。
周總理、梅蘭芳觀看演出后,也毫不吝嗇地盛贊她為“后起之秀”,能得到如此大咖的稱贊,齊淑芳一時間在京劇界聲名大噪。
1963年,齊淑芳迎來了又一個高光時刻,她隨團赴西歐巡演,這次巡演所到之處,皆受到熱烈歡迎。
在巴黎大劇院,演出門票供不應求,連站票都銷售一空,在三千多人的慕尼黑大劇院,也是座無虛席。
1964年,齊淑芳借調參演《智取威虎山》,1970年,《智取威虎山》電影版上映,齊淑芳的表演通過大銀幕被更多人看到,她也成為了全國知名的京劇演員。
她文武兼修,無論是武戲中的高難度動作,還是文戲中的細膩唱腔,都能駕馭得游刃有余,《紐約時報》曾稱贊她“舞臺充滿神奇魅力”,這也是對她藝術成就的高度認可。
然而,就在她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她卻做出了令無數國人謾罵的事情,更是有人大罵:“大逆不道!”
?——【·備受爭議·】——?
1988年,美籍華裔邀請齊淑芳,讓她帶領上海青年京劇團30名演員赴美演出,團里這些可都是青年骨干,國內對這次演出寄予厚望。
可演出結束后,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齊淑芳覺得外國的發展一定比國內好,于是她帶著隊員留下了美國,更是通過律師申請政治避難。
這消息傳回國內,輿論瞬間炸開了鍋,國內劇團因為這些骨干流失,陷入癱瘓狀態,大家紛紛指責齊淑芳“叛逃”、“忘恩負義”。
齊淑芳留在了美國之后,她的丈夫龔國泰對她的行為極其厭惡,每天都在勸說她回來,可齊淑芳卻口出狂言“要么離婚,要么來美國!”
龔國泰拒絕了妻子的提議,依然在勸說她回國,可齊淑芳心意已決,兩人最終離婚。
但剛到美國時,團隊的日子可不好過,語言不通,經濟困難,甚至還到街頭賣藝,護照都被扣過。
好在華裔音樂家殷承宗幫忙,這才解決了生計問題。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部分演員因為生計,跑去餐館打工轉行,但齊淑芳一直堅持演出,慢慢地,劇團在美國打開了市場。
后來,齊淑芳和同行武生演員丁梅魁再婚,還成立了“齊淑芳京劇團”。
后來到了2007年,已經晚年的齊淑芳想落葉歸根回到了國內,可國內的網友們根本沒忘記她之前的所作所為。
更是有網友直言她晚年回國動機不純,是沖著國內的市場與資源來“撈金”的,甚至嘲諷她“吃里爬外,老了才想起回國”。
可齊淑芳根本不在乎外界的言論,她一心一意的開始教授年輕人真本領,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齊淑芳的所作所為。
漸漸的,人們也原諒了齊淑芳之前備受爭議的行為。
可能齊淑芳留在美國的做法不被人理解,但是她喜歡京劇是毋庸置疑的,她也為傳承文化做著力所能及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