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購買
燈光如瀑
央視綜藝頻道《開門大吉》的舞臺中央
“00后”廣西女孩張祖瑜
手捧一筐親手培育出的形狀別致
口味多樣的南瓜
熱情地向主持人尼格買提和觀眾展示
這些外形酷似水果的特色南瓜
是她用人工智能技術監測土壤、調控生長環境
歷經多次種植失敗后打磨出的“科技農產品”
張祖瑜帶著她種出的南瓜登上了央視舞臺 (節目截圖)。
日前,“南瓜表妹”張祖瑜——這位剛從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畢業的新農人,將凝聚了科技與汗水的南瓜帶到了央視的舞臺,向全國觀眾展示著當代智慧農業的青春脈動。
與南瓜結緣:村民從質疑到佩服
“這就是上了央視的‘小撒瓜’——我們公司團隊改良推廣的新品種南瓜。它的口感十分粉糯,且有著高出傳統西洋南瓜1.25倍的畝產量和更優品質。”走進南寧市西鄉塘區四聯村林屋坡的中天樹農科技(南寧)有限公司,各式各樣的南瓜堆砌在眼前,張祖瑜指著一款“錐子”形狀的南瓜介紹。
張祖瑜與南瓜的結緣,始于童年時還在爺爺膝下的故事。“爺爺是老紅軍,他常講當年紅軍是如何靠一個南瓜填飽肚子,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去打勝仗。”爺爺反復念叨的“南瓜與土地”,在張祖瑜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最質樸的農業情懷。
中學時,張祖瑜對編程寫代碼產生了濃厚興趣。高考后,她選擇進入全國唯一一所涉農類公辦職業本科大學,攻讀人工智能工程技術專業。在校園耕讀文化的浸潤下,農業情懷的種子遇見了人工智能這束光。“無論學什么專業,我想都能和農業結合起來。”張祖瑜篤信。
張祖瑜展示自己培育出的南瓜。記者 盧麗婷 攝
大二時,張祖瑜參加中國國際“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因表現突出備受深耕南瓜領域的校友關注。在校友和學校的孵化支持下,張祖瑜組建起一支“品沃大學生科創團隊”,毅然“扎根”南瓜產業。她開啟“有課上課,無課下田”的模式,白天寫代碼提升技能,夜晚鉆研南瓜栽培技術。
“女孩子,讀大學出來搞農業?”“怕是在作秀。”……創業初期,周圍充滿了質疑聲。
面對懷疑,張祖瑜默默發力。她扛起農具,卷起褲腿,用鏡頭和汗水全程記錄下每一顆南瓜從播種、施肥到豐收的全過程。從校園試驗田到建起“小瑜知青農場”。時間與成績,成了最有力的回應。曾經持觀望態度的村民看到她田里的南瓜個頭飽滿、產量喜人,態度悄然轉變。“表妹,你種的南瓜真大,產量真高。”“下半年,我能要點你的種子嗎?”
代碼“灌”良田:人工智能為南瓜裝上“智慧芯”
多年來,張祖瑜和團隊成員以科技賦能農業,育良種、推良技。在她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至今已育有上百種南瓜品種。團隊先后獲得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銀獎和銅獎、2023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科創團隊稱號、2024年廣西“好種好品”擂臺賽“好吃南瓜”金獎等數十項榮譽。
張祖瑜培育出上百種南瓜。記者 盧麗婷 攝
在“小瑜知青農場”,傳統的農耕圖景被賦予了未來感。田間鋪設的滴灌管道上,悄然安裝著土壤傳感器——這正是她將人工智能“寫”入大地的杰作。“這些傳感器,能自動監測土壤的溫度、濕度、水分及各種指標,并將數據實時傳回我們的系統。”張祖瑜解釋,她利用所學人工智能知識搭建的系統平臺,具備數據分析和圖形化自動識別能力。系統能夠精準判斷哪片土地缺水、哪塊田肥力不足、溫度是否適宜,從而方便管理人員調控南瓜生長環境。農田管理變得前所未有的精準高效。
張祖瑜向農戶講解南瓜種植相關知識(受訪者供圖)。
以“破壁”的力量,賦能鄉村振興。張祖瑜還帶領學弟學妹們嘗試將傳統的生物誘捕燈插上人工智能翅膀,能夠實時獲取害蟲種類、蟲口密度等參數。在張祖瑜的南瓜田里,代碼是“農具”,數據是“肥料”,張祖瑜會根據各地土壤、氣候差異等,為合作農戶“量身匹配”不同品種,同時在關鍵節點到農田一對一指導農戶種植,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打實的效益。
新農人“破圈”:感召更多青年投身鄉村振興
張祖瑜以科技為筆,以數字為紙,重新編碼了農業篇章。
“新農人”這個詞,是張祖瑜欣然擁抱的標簽。對此,她有著自己的解讀:“新”,首先在于面孔新。當農田里多是老一輩在辛勤耕耘時,像她這樣帶著新知識、新視野的大學生選擇回歸鄉土,成為注入農業肌體的“新鮮血液”。
更深層的“新”,則是為傳統農業注入新奇的“技”與“藝”。張祖瑜一手緊握人工智能的“科技之犁”,深耕智慧種植;一手則嫻熟操持新媒體“金話筒”,傳播南瓜故事。她運營的“南瓜表妹”網絡平臺賬號點擊量超千萬,成了連接城鄉、展示智慧農業魅力的窗口。她坦言:“‘新農人’就是要做點不一樣的事,把傳統經驗與前沿科技、新潮傳播完美融合。”
張祖瑜深耕南瓜產業(受訪者供圖)。
這份“不一樣”,正釋放出熱烈的感召力。目前,張祖瑜團隊已擁有4個知青農場,與農戶合作種植南瓜面積超2000畝,合作農戶戶均年增收1.5萬元。更令人振奮的是,她成功孵化了15個青年科創團隊。學妹張燕秋正是在刷到張祖瑜“深耕南瓜”的視頻后深受觸動,主動加入團隊。在張祖瑜帶領下,張燕秋深入農戶,參與實踐:“祖瑜姐認真負責,她啟發了我對未來與創業的想象。”無數像張燕秋這樣的年輕人,正被張祖瑜點燃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
張祖瑜展示她培育出的南瓜。記者 盧麗婷 攝
“我希望我能夠打造好‘南瓜表妹’IP,做好南瓜產業,講好南瓜故事,讓我們的南瓜能走得更遠。”當被問及未來藍圖,張祖瑜堅定地說道。
來源:南寧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 | 田園 責編 | 曾義峻 審核 | 譚妍薇
河南新鄉一患者稱領到過期的注射藥品,官方通報
環衛工翻8噸垃圾找回兒童手表,官方最新回應!涉游客身份,獎勵等
中央通報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