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說,美國的稀土一點也不稀缺,全世界隨便開采,但全世界的稀土卻都得運到中國提煉加工。此話一出,美國人當時就破防了!
馬斯克再次點出美國人一直回避的事實,那就是稀土資源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冶煉稀土元素的技術,完善的稀土產業和供應鏈。
這才是西方稀土產業鏈受制于中國的關鍵,沒有分離提純稀土的技術,擁有多少稀土礦都是白費心血。
特別是對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美國只要展示一下自己的資金,許多擁有資源急需市場的國家都會爭先恐后地跟美國合作。
事實上確實有很多國家為自家的稀土礦搖旗吶喊,土耳其在西北部發現了大型稀土礦,儲藏著6.94億噸的稀土資源,包含稀土元素的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都令世界震驚。
可是美國對此呈現出觀望態度,土耳其開發稀土礦頻頻受挫,這座號稱能覆蓋全世界稀土需求的大型稀土礦,依然沒有大放異彩。
關鍵的原因就是技術問題,發現稀土礦只是稀土產業鏈最基礎的一環,建立不起來保障供應的產業鏈,連美國也只能干瞪眼。
面臨差不多的情況的還有蒙古國,蒙古礦產資源豐富,而且早就向美國伸出了橄欖枝,雙方在稀土合作上談得熱火朝天。
可是一旦到了具體落實的地步,美國和蒙古國就遇到了尷尬的境遇,蒙古國技術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備,開發稀土資源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
蒙古國甚至提出把礦產資源空運到其他國家,然而在高昂的代價面前,美國猶豫了,花這么多錢,提煉出純度不如中國產品的稀土,誰都能就算出到底值不值。
除了蒙古國和土耳其,美國在加拿大等地也有稀土合作方,可是都無法滿足稀土資源的需求。
一向以技術領先為優勢的美國,為何唯獨在稀土產業上卡了殼?美國對稀土資源的需求量十分大,為何不自己研制分離提煉稀土的技術呢?
這并不是美國想不想的問題,而是美國能不能的問題。美國也曾在站到過稀土行業頂峰笑傲群雄,美國強大的工業體系支撐著稀土工業的進步。
在美國享受稀土資源給工業帶來的巨大進步的同時,稀土產業造成的影響也困擾著美國。開采稀土礦,分離稀土元素,都會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傲慢的美國沒有想著突破技術,推動稀土技術優化升級,而是想著把“臟活”“累活”都交給別的國家干,把代價轉移到其他國家身上。
美國想當然的以為,稀土產業雖然關鍵,但是不值得付出更多精力和努力。
在美國放任自流的同時,中國發奮圖強,由于工業發展受限,在許多高新科技上遭遇外國壟斷,中國必須背水一戰,提升自己的優勢,于是鉆研起稀土技術。
中國付出了代價,也得到了成果,稀土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在多項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專利,中國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用最小的代價,制造出優質的稀土產品,在全球市場取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主導全球稀土產業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千辛萬苦,面對西方霸權擾亂稀土市場,濫用稀土產業危害地區安全的現象,中國主動承擔起責任,規范稀土出口。
中國出臺稀土禁令,立刻扼住了美國工業的咽喉,汽車工業等產業都因為稀土資源短缺受到影響。
擁有汽車、航天等高新科技的美國富豪馬斯克,也在生產上遇到了困難,馬斯克旗下的人形機器生產受阻,他稱自己在尋求跟中國合作的機會,希望能獲得使用稀土磁體的出口許可。
馬斯克遇到的問題也是許多外國企業遇到的問題,他們迫切需要中國給稀土出口開綠燈,但是卻不想接受相應的審核。
馬斯克意識到問題的關鍵不在于稀土出口的資格,而在于稀土大規模加工的產業,他呼吁美國要想解決問題,就該重新掌握稀土技術。
美國何嘗不知道這個問題,前一段時間美國計劃在五角大樓開辟試驗基地,專門研制稀土技術,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不過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掌握關鍵技術的中國也在不斷進步,美國何時能追趕上中國的腳步,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涉及稀土,馬斯克:“正與中國協商”.環球時報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