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和關(guān)節(jié)構(gòu)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盡管人體的運動相當復(fù)雜,但最基本的運動都是有骨骼繞關(guān)節(jié)轉(zhuǎn)動產(chǎn)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桿。杠桿分為等臂杠桿、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三種類型,這些類型在我們?nèi)梭w中都是存在的。
1.人的頭顱——等臂杠桿
點一下頭或抬一下頭是靠杠桿的作用,杠桿的支點在脊柱頂端,支點前后各有肌肉,頭顱的重力是阻力。支點前后的肌肉所用的力是動力。支點前后的肌肉配合起來,有的收縮有的拉長形成低頭仰頭動作。
2.人的手臂——費力杠桿
點,肱二頭肌肉所用的力是動力,手拿的重物的重力是阻力,顯然我們的前臂是一種費力杠桿,舉起一個重物,肌肉要化費約6倍以上的力氣。雖然費力,但是可以省距離(少移動距離),提高工作效率。
3.走路時的腳——省力杠桿
我們走路抬起腳時,腳就是一個杠桿。腳掌根是支點,人體的重力就是阻力,腿肚肌肉產(chǎn)生的拉力就是動力。杠桿模型如圖所示。這種杠桿可以克服較大的體重。
除上述三個部位之外,在身體中還有多處杠桿。如:小腿繞膝蓋的轉(zhuǎn)動可看成小腿肌肉和脛骨組成的杠桿;彎腰時,腰部肌肉和脊骨之間形成杠桿;奔跑時,向前跨步,右腿的髂腰肌收縮、臀大肌松弛,使右大腿抬起;股四頭肌松弛,股二頭肌收縮,使右膝彎曲。仰臥起坐時,上身受到腹肌和上身重力的作用。(本文完)
真正的武學(xué),不可能普羅大眾,一直以來都是陽春白雪,是極少數(shù)人玩的東西。傳武,需要真正的傳承才行。已經(jīng)開始招募,五月份開課,里面有很多各拳種優(yōu)秀的功法,包括樁功、試力、內(nèi)功、肩胯訓(xùn)練、技擊、養(yǎng)生等,愿自己在武學(xué)路上少走彎路的朋友,請關(guān)注,可以加羅山主微信:18513683927進行交流。
附:
來源:傳統(tǒng)武學(xué)
請欣賞短視頻
投稿郵箱348132359@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