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周期,普通人究竟該如何破局?
600年前,朱元璋還是起義軍將領時,謀士朱升送給他9個字: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這9個字助他從一介乞丐逆襲成為明朝開國皇帝。600年后的今天,這9個字依舊是普通人應對經濟寒冬的生存法寶。
先講講“高筑墻”。經濟下行并非世界末日,而是一場洗牌的開端。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下崗潮,有人抱怨鐵飯碗破碎,有人卻抓住機遇下海經商,成為第一批萬元戶。如今互聯網大廠裁員、房地產調整,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下崗潮”呢?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做好三件事。
其一,重構核心競爭力,別再迷信學歷與過往頭銜。以往靠學歷和平臺獲取紅利的時代正逐漸遠去,未來比拼的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真本事,而非所依托的平臺。千萬別讓學歷和頭銜成為束縛自己的枷鎖。
其二,務必建立充足的財務防護盾,存夠應急資金。活期賬戶里至少儲備6個月的生活費,這樣即便失業,也能熬過最艱難的時期。至少在未來三年,都要做好繼續過緊日子的準備。倘若你還沒有儲蓄習慣,那就從現在開始改變。
其三,一定要遠離高杠桿陷阱。房貸車貸能不碰就別碰,別為了學區房背負高額債務,一旦失業,房貸足以壓得你喘不過氣。要牢記,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別讓提前消費拖垮生活。
再談談“廣積糧”。越是經濟混亂的周期,越要抓住財富新機遇,因為經濟下行期往往暗藏普通人逆襲的契機。當你抱怨生意難做時,有人已靠短視頻帶貨年入百萬。這里同樣要做好三件事。
首先,選擇一門副業,最好選在民生剛需賽道,比如社區團購、研發經濟、家電清洗、舊物修復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賽道,常蘊含適合普通人的機會。
其次,關注科技與傳統行業的跨界機遇。當下,最大的風口仍是AI,它并非洪水猛獸,而是得力工具。利用AI重塑傳統行業,將是未來5 - 10年的整體趨勢。
最后,千萬別錯過政策紅利,比如國家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智能制造領域。若你身處傳統行業,可考慮向這些賽道轉型。但要注意,經濟越是下行,越要警惕所謂的高息存款、投資理財騙局。要知道,好項目不會繞過專業機構直接找上你,天上不會平白無故掉餡餅。
最后說說“緩稱王”,通俗來講,就是要在低調中守護財富。經濟越不景氣,越要低調行事。西晉有個叫王濟的官員炫富,稱自己用母乳喂豬,結果遭皇帝記恨,最終丟了性命。記住,露富是檢驗人性的“照妖鏡”。如果你現在還能賺錢,那就悶聲發大財,別吃飽了飯還吧唧嘴,別在朋友圈曬豪車豪宅,你不知誰會在暗處算計你。
第二,遠離無效社交。經濟下行期,伸手黨層出不窮,比如七大姑八大姨找你借錢,同事拉你投資,稍不留意就容易踩坑。
最后,專注自身成長,別與人攀比。總盯著鄰居換新車、同事買新房毫無意義,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等經濟回暖,你會發現自己已將他人遠遠甩開。此外,在后疫情時代,身體健康是最寶貴的財富,保持定期運動鍛煉的習慣,減少內耗,多關注自身。培養一兩個熱愛且花費不多的小愛好,更有助于平穩度過經濟下行期。
總結一下,“高筑墻”就是打磨核心競爭力,構建財務防護罩;“廣積糧”就是把握混亂中的機會,積累財富;“緩稱王”就是低調行事,守護成果。
實際上,真正的危機并非經濟下行,而是拒絕改變的心態。當別人抱怨時,聰明的人已然行動。現在就列出你的技能清單,找出三個能變現的方向,將每月收入的30%存起來,建立財富防護罩,停止無效社交,把時間花在自我提升上。
經濟下行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誰能率先領悟這9個字的智慧,誰就能在下一個周期崛起。記住,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朱元璋憑借“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打下江山,如今的我們同樣能用這9個字穿越經濟寒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