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降息降了那么多,房價下跌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嗎?變相人民幣升值想要帶來的促進消費,有了明顯的增長嗎?
為什么特朗普的化債有用呢?我們的化債是沒用的?其實他的化債有用,有一個關鍵節點,就是這個債務成本是向外轉移的,我們的債務成本是向內轉移。
就居民杠桿完了之后不清宏觀杠桿嘛,但是宏觀杠桿的方式還是基建,基建之后蓋房子賣土地。那本身房子后面也是牽扯到這個土地,導致你的這個債務在居民、企業和衙門之間互相轉移,而沒有向外轉移。
但是特朗普做的這件事情,從關稅到穩定性,再到大而美,再到那個海湖莊園協議,升級到這個賓夕法尼亞計劃,其實都是向外轉移的。第一,把外面不可控的美債信用,別人會拋售,導致我們承擔不了的美債信用,把美債全部收回來,就是讓美國的大公司去接這些美債。
那美債收回來了之后,不就代表你日常貿易當中不用美債?那就用穩定幣去替代,然后穩住美元的這個貿易地位,也穩住美債的地位。然后大而美增發,增發完了之后,未來美元或者叫做未來美國信用,全部依托在類似美債掛鉤的穩定幣上。
那世界貿易就恢復了,恢復了之后,穩定幣就旺。穩定幣旺的話,那美債信用就鞏固。那你不恢復的話,崩掉的就是穩定幣啊,美債在后面長期持有它的都是美國自己的公司。那其實他點睛之筆就是穩定幣綁定美債這一個,一下就解了題了。嗯,所以他把它叫做天才方案,但是它最有推進難度的應該是大而美。
大而美怎么在這個化債過程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或者說大而美最關鍵的就是第一,剛剛說的嘛。如果美國真的有需求,面對高額的關稅,要吸引美國重新投資,重新建廠,或者說來生產這些,那大而美的所謂的劫貧濟富,積得富,也可以理解為未來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就是產業鏈回流嘛。
然后第二個,我們是有實力在和美國明著脫鉤之后,通過貨幣增發去填補貿易缺口,就賺美金的這個缺口,我們甚至還能利用自身的消費能力和土幣大市場的這個能力去擴張一些,帶動一些其他國家的這個缺口。
但是本質上其他國家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能力像我們這樣,去自己增發一筆貨幣,去消化掉自己的過剩產能,或者是過多的這個倉儲,就是去產能。所以現在你看我們供給側改革2.0,也就是進一步消化的這個過程。
但是美國,第二部大而美法案通過之后的第二個關鍵點,擴容美債。美債的擴容方式,如果還是美債擴容了,你們各個國家還是在關稅之下又被我賺著錢,然后還繼續來買我的美債,沒有問題,他根本不在乎他賺不賺錢。如果他有能力在短時間之內替代包括中國在內的這些亞洲國家的生產鏈的話,替代就替代,收關稅就收關稅,已經回流的這個產品能夠帶來就業沒有問題。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讓你們賺到的那些美債的決定權還不在我手上。關稅一加,日本一拋美債,美債價格一崩,美元都要崩,相當于美國信用系統都要崩。
所以現在就第二個擴容美債之后,這些美債就是綁定穩定幣的,只要能擴容,那么其他在關稅之下,沒辦法通過增發貨幣來彌補自己貿易缺口的,都去用了穩定幣。都去用了掛鉤美債的這個穩定幣,就形成了循環。
各國央行持有美債的占比不高,總共差不多才25%,剩下75%都是美國民眾或者是其他這些企業機構。但是各國央行持有美債的拋售節奏,決定了美國美債的收益率。大企業往回接的這個過程當中,相當于美債的債務就被順利的轉移掉了。因為你是用穩定幣替代,這個東西是基于貿易需求本身的必定替代。
而我們的化債在內部倒,而且最后無論是誰上杠桿,目前好像都卡在需要土地增值來實現這個信用放大。那么土地不增值,壓力就特別大,就這種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