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掉3000萬輛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還不如豐田賣900萬輛賺錢。
中國19家上市車企卷得不行,去年一年賣出去將近3000萬輛車,結果呢?加在一塊的利潤是850億人民幣。
隔壁日本,豐田一家去年賣了900多萬輛車,是咱們這19家車企總量的差不多三分之一,對吧?但人家賺了多少錢呢?2377億人民幣,豐田凈賺的利潤比咱們這19家加起來的兩倍還要多。光看這些數字,豐田確實是賺錢機器,這確實得認賬。但我今天可不是來吹豐田的。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認為豐田的車在國內有以前那么強的競爭力了。國內這兩年買過車的各位,想必心頭各自都有桿秤吧?但凡你去國產新能源4S店逛兩圈,就會發現豐田確實已經老掉牙了。就比如前兩天破產的廣汽菲克,曾經風光一時,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在中國退出或破產的。
那問題來了,既然車不差,甚至更好,那憑什么賺不到錢?原因在于兩點。第一點是自己認“捅”的,叫往死里卷。國內市場這塊蛋糕勢大,可架不住大家瘋搶啊!一輛車賺的錢可能還不夠人家豐田賣個方向盤的利潤。
另一點是歐美的關稅大棒。說到底,3000萬輛車干不過豐田,輸的不是技術,而是戰場,這才是真正賺大錢的地方。
豐田為什么會這么肥?
你看人家在美國這日子過得,日本本土造的零件,日本本土產的車一船一船地往美國運。凱美瑞在中國賣十五六萬,那在美國呢,能賣二十五六萬人民幣。豐田卡羅拉國內大概是10萬出頭吧,在美國要翻倍賣20萬。北美那邊豐田的混動車賣得真的叫一個貴,關鍵人家買家還認賬,美國市場簡直就是豐田的印鈔機。
所以董王為什么急吼吼地要給日本加25%的關稅,賺的太多了呀。豐田在北美賺太多美刀了,把美國車企自己的風頭都搶了。
那反過來看,咱們中國車企呢?想去歐美這片利潤頂天的藍海里撲騰一下,太難了。關稅不說,各種什么碳排放太高,數據不安全,這種帽子一扣,明擺著就是不想讓咱們進。
咱們在國內卷得頭破血流,但是利潤卻薄如紙。而人家豐田安安穩穩地躺在北美的高利潤沙發上數錢。比亞迪的王傳福以前就明說了,目標就是向豐田看齊。銷售上現在比亞迪確實是快趕上來了,可是要論賺錢能力還是差得太遠了。
所以說這個關稅戰必須打,還不能讓步。豐田還能不能繼續當全球車企的老大,那也得看美國的關稅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