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宮和特朗普打過照面后,黃仁勛開啟今年第三次訪華,結果剛落地就帶來兩個重磅消息:美國解禁H20芯片、將發布新款AI顯卡。難道美對華科技封鎖真要松動了?
全球AI芯片巨頭英偉達CEO黃仁勛近日再次踏上中國土地,這已經是他今年第三次訪華。在出席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期間,這位芯片巨頭帶來了兩個令業界振奮的消息,卻也意外揭開了美國對華科技遏制的尷尬真相。
【黃仁勛一到中國,就帶來了2個好消息】
首當其沖的是H20芯片的"解禁"消息。黃仁勛難掩興奮地宣布,美國政府已批準向中國銷售這款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芯片。
要知道就在今年4月,華盛頓還信誓旦旦要封殺這款產品。這種"朝令夕改"的操作,活脫脫展現了美國對華科技政策的精分現場——既想卡中國脖子,又舍不得中國市場這塊肥肉。
不過行家都清楚,這款"特供版"芯片的性能已經大打折扣。雖然比國產芯片略勝一籌,但面對萬億級AI模型訓練這樣的硬核需求,H20也只能望洋興嘆。
更諷刺的是,就在美國猶猶豫豫的這段時間,中國自主研發的DeepSeek模型已經找到了性價比更高的技術路線。說到底,這次"解禁"對英偉達的意義,恐怕遠大于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價值。
【這次"解禁"對英偉達的意義更大】
黃仁勛帶來的第二個驚喜,是即將推出專為數字孿生和AI設計的新款顯卡(RTXpro)。看得出來,這位芯片大佬是鐵了心要在中國市場大干一場。畢竟在全球芯片寒冬中,中國市場就是那根最粗的救命稻草。
但黃仁勛此行絕非簡單的商業訪問。有眼尖的媒體發現,他在啟程前特意去白宮拜會了特朗普。這種特殊安排,很難不讓人聯想他是否肩負著某些"傳話"使命。在中美關系微妙的當下,這位游走于兩國的商業巨頭,儼然成了特殊的"外交信道"。
美國政客們對黃仁勛的中國行自然是氣急敗壞。一些議員跳腳指責這會"助長中國技術",甚至威脅要限制他與某些中企接觸。但黃仁勛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回懟:不賣芯片給中國,只會逼著中國自己造出更好的,那才是真正的"國家安全威脅"。
【美國還是沒放棄對中國芯片下手】
這場爭論看似是商業與政治的對抗,實則暴露了美國對華科技遏制的根本矛盾。華盛頓想靠技術封鎖維持霸權,但企業要生存就必須開拓市場。
這種精神分裂式的政策,在近年來尤為明顯。轟轟烈烈發動的科技戰,不僅沒擋住中國進步,反而刺激出自研芯片的突破。
細數中美科技交鋒的這幾個回合,美國的制裁大棒已經折了大半。剩下的封鎖,反倒成了中國自主創新的最佳催化劑。這場世紀博弈的勝負天平,正在悄然傾斜。
黃仁勛的務實態度,恰恰反映了美國商界的普遍焦慮。當華盛頓的政客們還在做著技術封鎖的美夢時,企業家們已經看清現實:在全球化時代,沒有任何技術能夠被長期壟斷。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強大的工程能力,注定會孕育出自己的芯片生態。
【中國芯片產業快速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此次推出的"特供版"芯片,性能上已經做了明顯閹割。這種"既想賺錢又怕技術外流"的糾結做法,恰恰給了中國芯片企業絕佳的追趕窗口。正如中國企業在手機芯片領域的逆襲所證明的,任何技術壁壘都擋不住市場的力量。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黃仁勛的中國行折射出全球經濟的新現實:在科技領域,沒有永遠的領導者,也沒有永遠的追隨者。美國的封鎖反而加速了中國自主創新的步伐,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戲碼,正在各個高科技領域重復上演。
【特朗普對華政策已宣告失敗】
對中國的科技企業而言,這場博弈帶來的啟示再清楚不過:核心技術是買不來、求不來、討不來的。即便美國今天解禁了H20,明天也可能再次翻臉。只有把關鍵技術的命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避免被人卡脖子的命運。
眼下這場芯片博弈遠未結束,但趨勢已經明朗。中國在自主創新道路上的堅定步伐,正在重塑全球科技格局。而美國在"封鎖"與"合作"間的反復搖擺,只會加速其科技霸權的衰落。在這個意義上,黃仁勛的中國行或許正是這個轉折點的最佳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