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決戰真的要來了?拉夫羅夫現身北京,普京、特朗普同時收到警告。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兩天的基輔和莫斯科可以說是戰云密布,北約方向有意支援烏克蘭的國家已經高達30多個,法國、英國甚至已經在討論出兵烏克蘭,而美國方面更是有意向基輔的澤連斯基政府提供遠程武器援助,俄羅斯即將面臨空前的防空壓力,莫斯科也不再安全。
烏克蘭和北約的動作不斷,俄羅斯的動作也不小。
根據各方面的消息,俄羅斯前線主力部隊中的155海步旅、83空降旅、72摩步師等,正在向蘇梅周邊集結,這種大規模的戰線收縮,是戰略進攻的前兆。155海步旅雖然因為俄烏沖突初期的赫爾松大撤退而飽受詬病,但經過兩年多的奮戰,這支海步旅的作戰能力已經今非昔比,加之83空降旅這樣明面上的王牌,俄羅斯的目標已經不言而喻。
很顯然,特朗普并沒有如愿以償地和普京“再續前緣”,相反,普京拒絕和特朗普“交易”,而面對特朗普的警告與威脅,普京并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以實際行動來警告特朗普:如果美國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俄羅斯將集中力量實現特別軍事行動的最終目標。
而就在雙方劍拔弩張的關鍵時刻,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現身北京。
從外交部的公告與照片來看,大決戰臨近之際,拉夫羅夫表現的并不是很緊張,相反,表情十分輕松,和我國外長王毅有說有笑,顯得十分從容不迫,雙方就朝鮮半島、烏克蘭危機、伊朗核問題等交換了意見。
如果不出意外,俄羅斯外長很有可能是借此機會向中方透了個底,這不僅說明了普京政府頗為在乎我國政府關于烏克蘭危機的看法,還從側面向全世界展示了中俄雙方高度的戰略互信。
客觀來講,俄羅斯發動總攻其實并不是主動進攻,而是主動防御。
畢竟,全世界都看到了,隨著俄烏沖突的延宕,北約向烏克蘭投入的力量不減反增,尤其是特朗普的突然變卦,讓俄羅斯本土即將面臨遠程武器的威脅,這已經觸及了普京政府的底線,所以,俄羅斯不可能坐以待斃,肯定是要在西方支援部署到位之前,取得足以結束特別軍事行動的戰果。
那么問題來了,俄羅斯能夠實現戰略目標嗎?你別說,仔細分析一下,俄羅斯的贏面還真不小。
首先一點,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援方式變了。
相較于拜登的無償軍事援助,特朗普更傾向于和烏克蘭“做生意”,即借北約的手將美國的武器裝備賣給烏克蘭,這樣做最大的目的并非賺錢,而是安撫美國民眾,畢竟,停止軍援烏克蘭是特朗普的競選口號之一,特朗普必須要照顧選民的意見。
而軍售就涉及美國國會審批,而借助北約的渠道進行軍售,就需要在北約中尋找美國的代理人,幫助美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等到武器送到烏克蘭手里,可能已經是半年以后了。
其次一點,朝鮮方面很可能會對俄羅斯進行新一輪支援。
在拉夫羅夫現身北京之前,他還去了一趟平壤,雙方官員的只言片語中,透露出朝鮮有計劃向俄羅斯輸送更多的武器裝備和人員,這些裝備足以支持俄羅斯打一場大決戰,而朝鮮的援助的軍事人員即便不參與大會戰,也能將俄軍從不重要的防線上解放出來,以投入到蘇梅會戰中。
兩相疊加,此時此刻確實是屬于俄羅斯進攻的戰略機會,至少是近兩年來還算不錯的進攻機會。至于能否取得戰略性的成功,就要看俄羅斯前線部隊的實力了,畢竟,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更不可能拿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