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鬧大了,宗慶后去世后,一個猶如國產爽文般的劇本正在逐幀反轉。
首先,他在美國的孩子突然現身要分錢;其次,他的信托及海外資產遺產糾紛也隨之曝光。緊接著,宗老身上“愛國企業家”的濾鏡瞬間破碎。最后,網友們都看懵了:不是一直宣揚樸素節儉愛國嗎,怎么資產全在美國?
更戲劇性的是,網友一扒發現,老爺子60多歲高齡還在努力生育,堪稱“播種機器”般的“老黃忠”,宗老在網友心中一下子變成了“老宗”。
人設崩塌,往往并非因為當事人做錯了具體什么事,而是公眾原本以為他是怎樣的人。宗慶后被奉為民族企業家時,沒人關注他海外資產有多少、信托體系藏在哪里。可一旦他離世,遺產問題成為輿論焦點,那些被濾鏡掩蓋的細節就仿佛成了欺騙,于是網上罵聲一片。
網友們質疑:不是不信資本外流嗎?不是主張國貨當自強嗎?不是說要把企業留給中國人嗎?
結果一查,好家伙,美國信托受益人里一排孩子,個個國籍都是美國。大家感覺自己喝娃哈哈,敢情是在給加州貢獻教育經費。網上曾說宗慶后清廉節儉無緋聞,現在一查,小三小四私生子一串,大女兒宗馥莉的原配嫡女身份坐實,而信托那邊冒出來一堆美國出生的非婚子女。
老父親在國內樹立人設、做慈善、宣揚國貨,轉頭卻在國外生育、理財、設立信托。網友不禁直呼:“老宗,您這玩得太溜了。”
現實狠狠沖擊了傳統道德觀念。你以為男人到一定年紀就看淡情欲,其實只是他們開始權衡成本,暗中運作。你以為愛情靠忠誠維系,可一張信托文件有時比婚姻證書還靠譜。
很多人為宗馥莉打抱不平:私生子憑什么分財產?宗馥莉可是原配正兒八經生的,非婚子女憑啥來“摘桃子”?各位別急,咱們先講講法律。
我國《民法典》第1071條明確規定,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權利。注意,這里的非婚生不僅包括離婚后生育的,還包括婚內出軌生育的。別懷疑,你沒看錯,哪怕是婚姻存續期間與他人所生的孩子,同樣有資格瓜分遺產。為什么呢?
因為不能因懲罰父母的不忠,而剝奪孩子的權利,否則社會成本太高,會影響生育、引發一系列不良后果,甚至導致國家發展斷層。說白了,這法律背后是國家治理邏輯:你爸出軌可以,但孩子不能沒身份。
很多人會問,這樣婚姻還有意義嗎?難道大家都當渣男渣女算了?
這您大可放心,婚姻并非沒有意義,它的意義不在于保證你不被出軌,而是保障你在被出軌后財產不受損。比如婚姻存續期間,另一半偷偷把房產送給小三,你是可以主張追回的。法律保障的是你的財產,而非情感完整,至于心碎,法律可管不著。要是還指望法律強制對方不出軌,那可得多清醒清醒了。看清這一點就明白,一夫一妻制是制度,一夫一妻的情感忠貞是理想,制度靠法律維護,理想得靠自己堅守。
要是幻想婚姻能保證對方不出軌、忠誠一輩子,很快就會被現實敲醒。但要是把婚姻理解為財產協議加撫養合約,就能活得清醒又體面。你可以選擇忠誠,也可以選擇精明;可以選擇綁定,也可以選擇單次結算。法律給了你選擇,但你得自己承擔相應成本。
宗慶后這件事最諷刺之處在哪呢?是愛國企業家濾鏡破碎?是節儉男人形象崩塌?還是私生子光明正大來分遺產?
都不是。最諷刺的是,很多人現在才明白,婚姻并非道德上的保險箱,法律也不會強迫別人愛你。孩子的權利無論你愿不愿意都得保障。你以為一紙婚書能套牢一切,現實卻告訴你,你不過是合伙人。指望法律審判愛情,法律表示管不著;指望道德讓對方忠誠一生,現實卻看錢包。想靠關系獲取安全感,不如抓住產權。
這年頭,最諷刺的不是私生子現身、老男人不老實、家國情懷被打臉,而是那些一邊高舉道德大旗的人,往往對制度最為無知。而真正精通法律、研究財產、懂得避坑的人,從不空談忠誠,只講規則。
你以為自己活在價值觀里,人家早活在信托條款、離婚協議、股權架構之中了。這個社會并非按情緒運轉,它只遵從一件事——可控性。能掌控自己、預判風險、有備選方案的,就是玩家;要是天天指望別人的承諾過日子,那只能是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