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80
今年26歲的自閉癥雙胞胎大威和小威,最近都遇上了一點麻煩。
大威因為長了痔瘡,偶爾會因便秘忍不住用手抓撓;小威則“染上”了擺弄紙巾的習慣,總把紙巾撕下來放進嘴里咬。
兄弟倆都在媽媽陳美蓉創辦的快遞驛站工作。
大威在驛站已經能獨立完成快遞入庫,還會主動幫伙伴調整貼歪的面單。小威也有了進步,現在能跟著他的搭檔小凱一起外出派件,甚至記得給小凱帶瓶水。
這是大威和小威的日常:他們在工作中不斷進步,可生活中那些不斷冒出的小麻煩,又提醒著他們與常人不同的地方。
他們的媽媽陳美蓉,從倆人4歲確診自閉癥的時候開始,就開始了漫長的“自救”計劃,但她覺得這場與時間的賽跑,她一直“慢了半拍”。
口述| 陳美蓉
整理| 林一
編輯| Jarvis
圖| 受訪者供圖
一場追趕時間的賽跑
大威和小威出生于1999年,2003年,兄弟倆在福建泉州雙雙確診自閉癥。
當時的泉州連一家專業的自閉癥康復機構都沒有,陳美蓉只能自己找老師、買教具,請老師來家里給大小威做訓練。
有了老師,但缺乏集體環境和社交氛圍,沒有外部支持,那就自己創造。
陳美蓉和幾位自閉癥孩子家長、老師于2004年創辦了洛江區北斗星自閉癥兒童培訓中心。可那時,大小威已經錯過了早期干預的黃金期。這是她第一次感到“慢了半拍”。
2005年,陳美蓉創辦了一所融合幼兒班。起因是她發現,大小威雖然在學校不跟老師做操,卻能在家里跟著錄像帶完整模仿。這個發現讓她明白,孩子們不是不會學,而是需要更適合的環境。
但當幼兒園終于開張時,大小威已經6歲,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她再一次“慢了半拍”。
大小威一直沒有上過普校或特校,就在北斗星干預,并一天天長大。
隨著大小威年齡逐漸增長,陳美蓉開始思考:父母走了之后孩子要怎么辦?于是陳美蓉在他們15歲后開始嘗試各種創業形式。
這是一場漫長的、不斷試錯的探索。
2014年,她創建了“星星夢想農莊”,一個大齡自閉癥人士輔助性就業基地。孩子們可以種瓜果,學習勞動。但經營3年后,土地被資助方收回,項目被迫中止。
2017年,她又創建了“星兒手工坊”和“星福公益書屋”。大小威就在書屋工作,整理書架、做清潔,他們在那里度過了3年輕松自在的時光。
2020年,她籌辦的“緣星聚咖啡吧”開張。十多位特殊需要的青年在就業輔導員的輔助下,制作咖啡、奶茶,售賣手工藝品。但經營狀況始終不理想,主要依靠愛心人士的支持維持運轉。
這些嘗試讓陳美蓉深刻意識到,要真正實現自閉癥人士的就業,除了自己不斷與時間賽跑,需要更包容的社區環境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工作能力越來越強
2021年,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陳美蓉在社區開設了一家菜鳥驛站。
出乎意料的是,這種有固定流程、需要與人接觸的快遞工作,反而特別適合自閉癥人士。如今,大小威和其他星青年們每天穿梭在社區里,用自己方式與這個世界建立聯系。
這一開就是4年,孩子們也越來越熟悉這項工作。
最近,大威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曾經因為識字量有限只能負責貼面單的他,如今已經能夠熟練地處理同一批次的快遞入庫。
更讓陳美蓉意外的是,看到新來的伙伴貼歪了面單時,他會主動走過去幫忙調整。這個細微的改變讓陳美蓉眼眶發熱——對于自閉癥患者來說,這樣的社交突破真的很難得。
“驛站20個孩子里,他的執行力最穩定,”陳美蓉說,“只要聽到指令,大威會立即起身執行,從不在椅子上磨蹭。那些他能夠完成的工作,總是做得又快又好。”
小威的情況也越來越好。下午兩點半,小威和搭檔小凱準備派送快遞。出發前,小威會先去趟廁所,喝口水,然后從冰柜里拿出兩瓶礦泉水——一瓶給自己,一瓶給小凱。
這個簡單的動作,在半年前還是不可想象的。那時的小威只愿意接觸父母和特教老師,對其他人總是充滿戒備。改變是從小凱日復一日的堅持開始的。
這個胖乎乎的男孩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與小威相處,每天不厭其煩地找他說話,邀請他一起送快遞。當察覺到小威情緒波動時,小凱會適時地拍拍他的肩膀,輕聲說“安靜”,這個簡單的動作往往能讓小威慢慢平靜下來。
派送的路程很遠,來回要兩個小時。最初嘗試過分批派送,但讓小威返回驛站后再出發總會引發他的抗拒。
后來他們調整了方案:第二批快遞由老師送到等候點。當聽到這個安排時,小凱很自然地說:“你們送來,我們就繼續派。”就這樣,他們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節奏。
生活能力的退化
看著大小威在驛站里越來越能干,陳美蓉心里是高興的。可高興沒多久,她就發現了一個讓她揪心的事——兩個孩子的情緒控制和生活自理能力,反而比以前退步了。
“15歲前他們可乖了,情緒很好,自己吃飯穿衣都沒問題,就是不太愛說話,”陳美蓉說,“可到了15歲之后,大小威開始出現自傷行為。”
用了很多干預方法都不奏效,后來經過慢慢摸索,陳美蓉引導兄弟倆用拍肩來代替拍頭,一年后他們漸漸學會了用更溫和的方式表達情緒。偶爾生氣時,最多就是拍拍胸、拍拍肩,已經很少傷害自己了。
但跨過情緒這道坎后,新的挑戰又接踵而至。小威開始撕咬廁所里的衛生紙,大威因為長了痔瘡,偶爾會因便秘忍不住用手抓撓。“以前都能自己上廁所,現在反倒要人盯著。”
在照料自閉癥孩子的過程中,陳美蓉總結出一個重要經驗:
自閉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不斷冒出新的問題,問題行為一定要早發現早干預。就像小威撕紙的行為,起初覺得無傷大雅就沒在意,后來發現小威會把撕碎的紙屑往嘴里塞時,這個習慣已經很難糾正了。
現在她給自己立下規矩:只要發現不當行為超過三次,就必須立即干預。而要確認一個行為真的改掉了,至少要持續觀察一個月。
大小威基本的自理能力都還在,穿衣洗澡這些都能自己做,但就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特別讓人操心。比如洗臉時可能洗不干凈眼角,這就需要她幫忙擦拭;上廁所時要防止小威撕紙、大威擦不干凈;外出時要特別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
說到外出,陳美蓉語氣變得沉重起來。
大威有個習慣,雖然很多東西不吃,但只要有人給他食物,他一定會把包裝拆開查看。“所以我一般不讓他在外面吃東西,怕他控制不好。”更讓人擔心的是,大威看到沒擺好的凳子就會沖過去整理,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常常讓路人嚇一跳。
而小威的問題則更讓陳美蓉提心吊膽。夏天的時候,小威偶爾會無意識地觸碰路人。每次出門前,陳美蓉都得反復叮囑陪同的人看好他。
說到這些日常照料的點點滴滴,陳美蓉表示:“很多家長可能不愿意談論這些,但我們必須直面這些問題。往往就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最能反映出孩子們的真實狀況。”
現實的困境
在菜鳥驛站初見成效后,陳美蓉并沒有停下腳步,她反而更有了緊迫感。
去年9月,她在原有咖啡吧的基礎上新增了一個便利店,讓星青年們學習商品上架、貨架整理等新技能。這是她探索“公益可持續運營”模式的最新嘗試。
驛站的所有利潤都用于孩子們,輔導員的工資則要靠咖啡吧和便利店的收入來維持。這個模式雖然初步成型,但運營壓力依然很大。
陳美蓉坦言:“僅靠這些收入還遠遠不夠,我們仍然需要政府扶持、社會捐款和志愿者支持。”
最讓陳美蓉困擾的是網點拓展的難題。曾有一個合作機會,但因派件量超出孩子們的能力范圍而不得不放棄。
“四年來的觀察告訴我們,這些孩子很難完全獨立工作。”陳美蓉說。
目前團隊正在評估兩個新網點:一個需要支付5萬多的轉讓費,另一個雖然無需投資但缺乏自主經營權,這個選擇讓她進退兩難。
往遠了看,陳美蓉希望能建立一個能容納10人的青年之家,徹底解決父母走后孩子怎么辦的問題。
她曾看中一棟別墅,但600萬的價格讓她望而卻步。現在,他們只能在簡單的租房里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吃飯休息的場所。
從創辦干預中心到融合幼兒園,再到創立各種庇護性、支持性就業機構,陳美蓉的目標一直很明確:讓兄弟倆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和社會融合條件。
雖然她擔心的那個“終極問題”目前還是沒有答案,但每當看到大威認真貼正面單、小威給小凱遞水時,她又覺得,這場與時間的賽跑,或許還能再跑遠一點。
最后,特別邀請屏幕前的你
在大米和小米成立11周年之際,我們決定啟動“我和大小米這11年”故事征集活動。11年溫暖同行,11年共同成長,在這個特別時刻,我們想聽見你的聲音——
無論是在讀學員家長、已畢業學員家長,還是一線康復師、督導、特教老師;
無論你是公眾號讀者,還是醫生、從業者或并肩作戰的同事……
只要你曾與“大米和小米”有過交集:
? 孩子一個讓你熱淚盈眶的進步瞬間
? 康復路上值得被記住的溫暖故事
? 作為從業者的專業觀察與感動案例
? 甚至是一句最想對我們說的心里話
你的故事,就是這11年最珍貴的注腳。
入選故事將在大米和小米公眾號呈現,讓更多人看見希望的力量。
分享故事可掃碼下方二維碼
記得留你的聯系方式哦~
文章征集有任何疑問
請聯系編輯微信:Zoey_hmm
掃碼留下你和大米和小米11年的故事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