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彭博社消息,近日,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在上月美中兩國達成協議后,美方期待中國能進一步放寬稀土磁鐵出口限制。貝森特日前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被問及中國是否已恢復對美關鍵物資供應,他表示,稀土現已恢復流通,但數量尚未達到4月4日之前的水平。
在美國打壓中國芯片產業之后,中方去年12月發布了關于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公告,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公告還強調,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上述規定,將原產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關兩用物項轉移或提供給美國的組織和個人,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報道稱,中方管制措施引發貿易流向變化,加劇了各方對關鍵礦物的爭奪,也表明中方在執行管制方面遇到的挑戰。
斯科特?貝森特(資料圖)
路透社報道,去年我國禁止美國進口銻后,美國關鍵礦產買家為繞過中國出口禁令,被爆出自泰國和墨西哥進口,并將貨品名稱標示重新包裝,手法堪稱巧妙。根據貿易數據顯示,流入美國的關鍵礦物是經由第3國改道運輸。此外,也有3位行業專家證實(包括2家美國公司的2名高層主管),近幾個月他們從中國獲得了受限制的礦產。根據海關和航運記錄顯示,至少有1家中資公司參與了此類貿易,引發外界關注中國出口管制成效,以及美中聚焦戰略資源領域的博弈戰。
商務部近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有報道稱,銻和鎵等關鍵礦產正在通過轉運方式運往美國。中國政府是否已采取任何措施打擊關鍵礦產的轉運和走私行為?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銻和鎵等戰略礦產具有明顯的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為堅決防止非法外流,今年5月,中國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已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相關信息可在我部網站查詢。
稀土開采(資料圖)
前不久,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于深圳安排部署打擊戰略礦產走私的專項行動,公安部、海關總署等眾多部門攜手聯合,將目標鎖定在偽報瞞報、夾藏走私、第三國轉口這三大典型手法上。緊接著,在兩周之后,我國又進一步明確劃定了內蒙古、江西等七個資源大省的全鏈條管控責任,從礦山的開采一直到出口報關,均實施穿透式的監管。與此同時,法律的武器也在持續進行升級。自7月1日起,新頒布施行的《礦產資源法》首次把36種礦產納入到國家戰略性目錄之中。
“這次修改是礦產資源法時隔29年后的首次大修,是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魏莉華表示。魏莉華介紹,新礦產資源法修改順利完成,在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方面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共識。同時,新礦產資源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在指導思想和制度安排方面體現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念、統籌開發與保護的理念、市場配置資源的理念、物權保護和平等保護的理念、誰開采誰修復的理念。
稀土開采(資料圖)
我們相關的反制措施這么及時,針對美國繞道轉運中國稀土金屬的行為,其實我們早就心底門清,但之前關稅戰還沒打,中美互相取暖,各有所需,所以我們并未出手。但既然你美國先撕破臉了,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可以說我們直接對美進行稀土金屬管制,效果可以從“日內瓦關稅談判”、“倫敦經貿交鋒”的結果上看,美國相繼對華撤銷91%關稅,在EDA芯片設計工具、C919發動機和乙烷上對華解禁,就是證明稀土管控效果的最佳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