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手表是救了一家人的命嗎?”
誰能想到一塊小小的兒童手表丟失,竟能如此“興師動眾”。
市城管局負責人高度重視,外包公司全力配合。
兩名環衛工人爭分奪秒,最終在高溫下翻找8噸垃圾,4個小時后完成了尋找手表的任務。
“大海撈針”都要幫游客找到丟失的東西,誰不夸一句負責、暖心!
然而當相關媒體把這溫馨一幕宣傳出去時,得到的卻是網友的質疑與怒火。
大家心疼環衛工人在高溫下負荷工作,質疑游客呂女士此舉不妥。
指責她浪費公共資源、小題大做、自私。
有人直言她身份不簡單,不然不會有如此能力“調動人馬”。
有人懷疑盧女士的電話手表里,藏著更深的秘密,所以才會不惜一切代價找到它。
眼見網上謠言愈演愈烈,官方終于出面回應了......
丟失的手表
高溫酷暑、巨量惡臭垃圾、無人幫助......
難以想象,這就是兩位環衛工人當時的工作環境。
普通人在高溫下光是站著都覺得呼吸困難,而他們卻要在這種環境下徒手扒翻8噸垃圾。
他們身上沒有吸汗透氣的速干衣,只有橙色的環衛工服。
手中也沒有方便的工具,只能戴上厚重的手套徒手扒。
兩人大汗淋漓,圍繞著8噸的各類垃圾,一點點翻看。
而他們之所以這么努力,竟是因為一則投訴電話。
7月1日,一名姓盧的女子帶著家人到大同旅游。
然而等她從高鐵上下來才發現,兒子把兒童手表扔進了清理袋,忘拿了。
這時候大部分人可能會自認倒霉,覺得自己還是太粗心了。
可盧女士卻不甘心,趕緊聯系了大同南站的派出所,要求幫她找回失物。
她通過定位功能追溯到手表還在大同南站,估計應該是被當做垃圾處理了。
在一堆垃圾里找一塊小手表,顯然不現實。
盧女士心想不能追著“垃圾跑”,于是便放棄了尋找,第二天正常參觀當地景點。
但定位一直在那里沒動,她又不想放棄了。
不知道什么人告知了她撥打12345市民投訴熱線有用,她便照做了。
事后有媒體爆料盧女士打了3個小時投訴電話,還發了5篇社交動態說這件事。
或許是考慮到了輿論壓力,盧女士的訴求還真得到了重視。
大同市新城環境衛生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與她取得聯系,表示一定會解決此事。
經過調查發現,手表已經被轉移到了垃圾中轉站的擠壓箱里。
他們將箱內的8噸垃圾全部移出,轉移到了焚燒發電廠的空地,隨后安排兩名環衛工人尋找。
盡管高溫炎熱,但環衛工人還是聽從安排,老實尋找。
經過4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斗,終于找到了那塊兒童手表。
盧女士大為感動,發布視頻感謝當地如此盡心盡責。
當地相關部門也是自豪滿滿,甚至當成“正能量”新聞發了出去。
然而出乎意料是他們等到的不是表揚,而是質疑。
質意
“在大同旅游是幸運的,感謝眾多善良的人成就這份幸運?!?/p>
盧女士找到丟失的手表后隨即發布了感謝視頻,視頻中難掩愉悅之情。
可網友卻不買賬,被她沾沾自喜的模樣氣到。
“你有那打電話的工夫,為什么不自己去找手表?”
“自己吹空調,讓環衛工在高溫中給你找東西?”
網友認為如果是極其重要的東西,如人工耳蝸,或者珍貴的玉鐲、戒指什么的。
大費周章找回,倒也是情有可原。
可盧女士的兒童手表,卻并不是什么價值連城的東西。
有人認出該手表是某品牌的一款,價值2000元。
還有媒體爆料,這款手表是花1200元買的。
事情發酵后,有人覺得這事能體現當地的擔當,值得鼓勵。
但也有人表示不滿,他們覺得為了價值千元的東西翻8噸垃圾有些不值當,是在浪費人力資源。
大家對盧女士的討論度,也是居高不下。
有網友表示她但凡和環衛工人一起找,輿論就不會譴責她,可她并沒有這樣做。
當有人爆料她是法院的工作人員時,網友的怒火更是一下子被點燃。
“怪不得知道打投訴電話,原來是有特權?!?/p>
然而這條消息很快被大同城管局澄清,盧女士并非某地法院工作人員,只是一名普通的游客。
可大家對她的看法,依舊沒改變,對她“使喚人”的行為感到不齒。
最重要的是東西找回了,但上面肯定會有垃圾的味道。
電子產品又不能洗,盧女士還會給孩子戴嗎?
如果不戴,豈不是白費力氣了?
還有人嘲諷她連個紅包都沒給環衛工人,實在是小氣。
但很快就有官方就講明事件緣由,為盧女士做了澄清。
只是沒想到,效果似乎不盡如人意。
底層人
“盧女士發了一個微信紅包請求轉給環衛工人?!?/p>
7月14日,人民日報專門采訪了大同相關部門的負責人。
環境公司清潔部的部長表示,他們曾收到過盧女士給的紅包,但是他覺得這是環衛工的本職工作,所以就沒收。
因為此前他們幫過人們找鑰匙、手機等物品,都沒收錢,這次也不能例外。
不過這樣的澄清并未能讓大家對盧女士另眼相待,反而覺得她要是真有心,就應該和工人一起找。
或者提些米面油親自過去,表達自己的心意。
官方的這一回答,不僅沒能幫到盧女士,反而引發了更多問題。
清潔部部長表示盧女士曾說過,實在找不到就別找了。
但當時工人已經把垃圾都攤開了,他們還是決定繼續尋找。
這不禁讓人發問,這么做值不值?
城管局副局長給出解釋,他們是服務單位,沒考慮過值不值的事。
“這并不是特例,老百姓有需求,我們就去做。”
從幾位發言人的態度來看,相關部門的出發點是沒錯的,都是為人民服務。
而且他們還澄清,當時環衛工并不是在高溫下工作,而是在類似廠房的室內。
里面有通風設備,并不存在室外暴曬的情況。
然而這樣的解釋,依舊沒能讓部分人滿意。
網友發出靈魂一問:“如果領導去找的話,這將是一件暖心之舉”。
發號施令的人不是付諸行動的人,任意驅使下面人,可卻領了“面子功勞”。
這或許才是問題所在。
不過當事情發酵后,該環境公司的經理也給出了應對措施。
他們決定拿出一部分經費,成立“助人為樂”基金。
只不過目前還在落實資金來源、制定獎勵規則。
等到這些完成后,公司將會給兩位環衛工應有的獎勵。
結語:
環衛工人工作辛苦,尤其是夏季會有很多額外負擔。
他們的年紀一般偏大,討生活不容易,有時候還會被欠薪。
為了撿一塊表翻8噸垃圾可卻沒有獎勵,對于他們來說確實有些不公。
他們是盧女士嘴中“釋放善意的人”,但也請社會多給他們些善意。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任何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于:人民日報 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