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外賣平臺單日訂單量首次突破2億單。
7月5日美團宣布,全天訂單數超過1.2億單,淘寶閃購日訂單數量超過8000萬美團、巨頭們投入巨額補貼掀起“0元購”風暴。
有消費者曬出“9元買20單外賣”戰績,騎手日收入飆升至1700元,有奶茶店單日爆單900杯,增長400%。
一個全新的增量消費市場正在形成。外賣平臺推動消費資源價值再創。
自5月以來,杭州、武漢、長沙、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的訂單增長超100%。
但外賣繁榮背后,卻是產業鏈的全面緊繃。
外賣狂歡下
也要反內卷
我們一直說的內卷是什么?
過去,供應鏈下游壓榨上游、平臺壓榨商家等“內卷”模式,本質上是壓低利潤導致經濟的下行螺旋。
當前外賣行業的競爭已呈現出“內卷”跡象:
同質化的低價格競爭導致了平臺企業與相關外賣商家的低利潤;激烈競爭的高傳導性,使得外賣平臺與部分商家陷入“賠錢賺吆喝”的困境。
餓了么出現了“吃貨卡紅包”,“滿18.8減22.8”的優惠券。0元購變成了-4元購。
阿里被曝光,將推出 “超級星期六”外賣計劃,未來100天每周六都有。
淘寶閃購的百億補貼和“超級星期六”活動,沖擊了美團的核心業務。為阻擊淘寶閃購的分流,美團于7月5日下午跟進外賣補貼戰。
平臺通過“滿18減18”“0元奶茶”等補貼搶占市場,商家被迫承擔隱性成本。有茶飲品牌參與免單活動時,每單反而虧損2-3元。
15日,遵義市紅花崗區餐飲行業商會發布《關于呼吁外賣平臺停止“內卷式”補貼和不正當競爭的倡議書》。
倡議書表示,美團、淘寶閃購(餓了么)近期發起的“0元購”、“滿18減18”等極端補貼行為,為爭奪外賣市場份額挑動低于成本價的惡性價格戰,已造成市場經營秩序混亂、行業生態嚴重失衡,導致本區大量餐飲企業經營陷入“不參與則無流量,參與則破價虧損”的惡性循環,更讓大量依賴堂食的實體店遭遇嚴重沖擊、苦不堪言。
脈沖式的爆單導致供應鏈崩潰,店員邊做邊哭、騎手闖紅燈送餐、系統頻繁崩潰。
騎手遭遇“過山車式收入”,補貼期配送費翻倍,但周中收入驟降一半,高溫下超負荷配送(日均100單以上)引發安全隱患,職業穩定性蕩然無存。
上海某小區單日丟棄未認領外賣37單,南昌奶茶店30杯飲品直接倒入垃圾桶,“薅羊毛”心理催生非理性消費。
利潤壓縮下,也讓部分商家不得不降低原料標準或超負荷接單,埋下安全隱患。
這類跡象的顯現,如果不引起各方的關注與重視,著力去規范與解決,則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外賣競爭在激發消費活力的同時,應盡量避免掉入“內卷式”競爭陷阱。
2024年7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拼價格”轉向“拼價值”
不“套路”
外賣平臺與商家應從“拼價格”轉向“拼價值”,不“套路”消費者,做真正的“品質外賣”。
避免最后的“補貼一停,感情歸零”。
一種名為“幽靈外賣”的灰色業態愈發活躍,其背后反映出的是食品生產、加工、監管等多環節的重重隱患。
少數無良商家盯緊外賣平臺的低門檻和線上運營“鉆空子”,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潤,采購過期、變質的低價原料,甚或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在衛生條件不達標、加工過程不規范的小作坊,借用他人營業執照,堂而皇之上線運營、牟取利益。
“拼價格”導向下,由于外賣產品質量往往難以在剛購買時被消費者直接感知,低質量產品憑借價格優勢反而能夠生存下去。
高質量產品的生產者往往因為成本劣勢而難以發展,最終可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從而影響整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外賣平臺絕不能以“銷售中介”自居,對“幽靈廚房”實行“零容忍”清退。
平臺與商家只有從“拼價格”轉向“拼價值”,做真正的“品質外賣”,外賣產業才會走向良性、可持續發展軌道,“外賣經濟”的根基才能更穩,消費者才會長遠受益。
小結
當騎手配送費高過餐費,商家賣一杯虧一杯、消費者囤貨吃到“需備胰島素”時,這場狂歡注定沒有贏家。
外賣行業的終極戰場,不在補貼額度的數字游戲,而在能否讓每一杯奶茶、每一份餐食,都承載起對勞動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的三重尊重。
當平臺從“拼低價”轉向“拼履約效率、拼用戶體驗”,才能真正激活消費潛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