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臨床實踐中普遍存在對惡病質認知的誤區,將其片面地等同于腫瘤終末期的伴隨癥狀。這種認知偏差導致臨床醫師往往在患者出現明顯的機體衰竭、極度消瘦等不可逆性表現時,才進行診斷和干預,致使多數患者錯失了早期治療的關鍵窗口期。為扭轉這一局面,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于2025年對相關指南進行了重要修訂,將《腫瘤惡病質診療指南》更名為《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診療指南》1。這一更名不僅體現了對疾病本質的重新認識,更標志著診療理念的重大轉變:將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Cancer-related Anorexia Cachexia Syndrome,CACS)的干預時機前移至疾病早期的厭食階段,并將逆轉體重下降和肌肉減少確立為核心治療目標1。因此,臨床中應高度重視CACS的早期識別與干預,以改善患者預后并提高腫瘤治療的整體療效。
本期報道一例鼻咽癌并發頸部淋巴結轉移繼發CACS的高齡患者病例。該患者為89歲男性,在完成放療和免疫治療后出現持續性食欲減退,并伴隨體重顯著下降,經系統評估后確診為CACS。在后續治療期間,患者采用納米晶型甲地孕酮口服混懸液進行針對性治療。通過精準用藥,患者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食欲明顯增強,體重在治療3個月后增加12kg。患者在用藥期間耐受性良好,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這一治療成效為后續抗腫瘤治療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營養支持基礎,使其能夠耐受完整的治療周期,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病例介紹
基本資料
性別&年齡:男,89歲。
病史:患者于2023-9-20因發現頸部腫物被收入院。
PET/CT:2023-09-22 PET/CT全身顯像:1.鼻咽壁增厚,代謝增高,考慮惡性腫瘤,侵及相鄰肌肉及骨質;2.右側咽旁間隙、頸部及左側鎖骨上區多發高代謝淋巴結,考慮轉移,部分較大淋巴結壞死囊變。
頸部淋巴結穿刺活檢:(右頸部淋巴結)穿刺纖維組織中可見分化差的癌伴壞死,結合免疫組化符合低分化鱗狀細胞癌。
疾病診斷:1.鼻咽癌 2.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治療經過
病例小結
1.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的診斷
該病例為89歲男性患者,臨床診斷為鼻咽癌并發頸部淋巴結轉移。患者在放療聯合免疫治療后出現食欲減退,并伴隨進行性體重下降。2025年2月13日,患者體重進一步降至50kg,BMI為16.3。在近6個月內,患者體重非自主下降9%。根據2025版《CSCO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診療指南》標準,該患者符合CACS惡病質期的臨床特征。
2.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的治療
患者自2025年2月13日起開始口服納米晶型甲地孕酮混懸液,每日一次,每次5ml。用藥3天后,患者食欲顯著改善,進食量較前明顯增加。治療期間定期監測體重變化,至2025年5月6日,患者體重由治療前的50kg增至62kg,增幅達24%。在為期3個月的治療過程中,患者病情保持穩定,未出現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實驗室檢查顯示,D-二聚體水平未見明顯波動,且C反應蛋白(CRP)呈持續下降趨勢,間接證實了甲地孕酮的抗炎療效。整體治療過程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根據治療計劃,擬于2025年6月進行系統復查后,繼續開展免疫維持治療。
專家點評
專家觀點一
打破惡病質魔咒:早診早治為腫瘤患者帶來希望
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以厭食和體重持續下降為主要前期表現,其早期識別和及時干預對于逆轉體重下降、改善患者體能狀態具有重要意義,從而為后續抗腫瘤治療創造有利條件。本病例中,患者早期即表現出明顯厭食癥狀,由于未能及時進行規范化治療及藥物干預,導致其營養狀況急劇惡化,體重在短期內呈現進行性下降。之后患者多次因肺炎入院,并被迫中止抗腫瘤免疫治療。這一臨床過程充分印證了惡病質的早期診斷和及時干預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重要性。
循證醫學證據表明,體重丟失與腫瘤患者生存期縮短和死亡風險增加存在顯著相關性。這一結論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發表的一項大規模隊列研究中得到有力佐證:該研究納入了10,853例腫瘤患者,通過多因素分析發現,體重丟失與死亡風險呈顯著正相關2。所以,在CACS的臨床管理中,建議將治療窗口前移至疾病早期階段,即在患者出現體重下降趨勢或肌肉質量減少的初始階段即啟動干預措施。
專家觀點二
全新一代納米晶型甲地孕酮開啟CACS治療新紀元
針對CACS的治療,2025版《CSCO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診療指南》將孕酮類藥物作為改善食欲的一級推薦1。然而,傳統劑型甲地孕酮在臨床應用中存在明顯局限性:空腹狀態下,其峰值血藥濃度僅為187ng/ml,顯著低于最低起效濃度(300ng/ml)的閾值,導致治療效果存在較大個體差異,療效穩定性欠佳3。這一局限性在臨床實踐中尤為突出,因為惡病質患者往往食欲不振,難以通過高脂飲食來促進藥物吸收。
為解決這一臨床難題,新型納米晶型甲地孕酮混懸液應運而生。該制劑通過先進的藥物制劑技術,顯著提升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時具有以下優勢:1)受飲食影響較小,提高了患者用藥依從性;2)起效更快,臨床觀察顯示患者3天左右即可觀察到體重顯著增加4;3)療效更穩定,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可靠的治療保障。2025版《CSCO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診療指南》已將納米晶型甲地孕酮口服混懸液納入CACS的標準化治療方案之一1。這一創新制劑的臨床應用,不僅為CACS患者提供了更為便捷、高效的治療選擇,同時也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更優的治療方案,有望顯著改善CACS患者的臨床預后。
參考文獻
1.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CSCO腫瘤厭食-惡病質綜合征診療指南(2025年版).
2. Martin L,er al.J Clin Oncol. 2015 Jan1;33(1):90-9.
3.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腫瘤支持與康復治療專家委員會,癌因性厭食診療中國專家共識工作組.癌因性厭食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國際腫瘤學雜志.2025;52(02):67-78.
4. Donald D. Cilla,et al.Blood 2005; 106 (11): 1433.
本資料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作學術參考。
處方請參考藥品說明書。
撰寫:Myka
審校:Myka
排版:Kenken
執行:Aurora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