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呀,這里是半生暖語。
關于教育,最近有句話很火:一個好的家庭最重要的就是托舉。
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深以為然。
但大部分人,并不真的懂這句話。
或者說,他們都把托舉的順序搞反了。
而這,恰是普通家庭最容易犯的錯誤。
養(yǎng)孩子的過程,也是養(yǎng)自己的過程。
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照見我們成長過程中未曾療愈的傷口、未曾抵達的彼岸。
你在陪伴中拾起遺忘已久的書本,他在模仿里學會專注;你開始管理情緒,他便懂得平和溝通的力量。
很大程度上,你是什么樣,孩子也會長成什么樣。
當然,這是普通家庭。
對富裕家庭來說,教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一場持續(xù)了十幾年的托舉。
但對于普通家庭而言,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要先教育自己。
多少父母,一面催促孩子苦讀詩書,一面自己捧著手機刷個不停;一面要求孩子彬彬有禮,一面與伴侶爭執(zhí)時口不擇言。
他們熱衷于為孩子報最貴的班、買最好的書,卻吝于提高自己哪怕一點點。
這才世上最無效的教育。
父母自己過著平庸的生活,卻要求孩子出類拔萃。
真正的教育不是說教,而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很多普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做任務”的局面。
在他們眼里,教育就像是打怪升級做任務一樣。
背單詞、做作業(yè)、考高中、上大學……
一步一步,按部就班。
但你培養(yǎng)的是人,不是做題機器。
這個被你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應該有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他學到的不應該僅僅是1+1=2,更應該是如何面對世界的通識、如何面對困境的智識、和如何面對自己的慧識。
最好的教育,是活成值得孩子仰望的風景。
你過馬路時闖紅燈,孩子就會覺得規(guī)則可以無視;你對服務員沒禮貌,孩子就會學著傲慢待人;你每天堅持晨跑,孩子自然會愛上運動。
可當你活成一棵不斷向上生長的樹,孩子就會學著你的樣子,奮力接近陽光。
你說的話孩子會忘,但你做的事孩子會學;
教育不是往空瓶子里倒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你心里亮了,他才看得更遠。
古有佛陀“割肉喂鷹”,傳統(tǒng)中國父母的偉大,毫不遜色分毫。
“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你什么都不用管,好好讀書就行”。
這種無底線的付出、燃燒自己的犧牲感,是多少普通家庭面對教育時的真實寫照?
真·不必如此。
當父母的光芒因過度燃燒自己而黯淡,孩子承接的往往不是力量,而是難以承受的愧疚與壓力。
那個被全家托舉到“高處”的孩子,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腳下是父母耗盡心力搭建的脆弱高臺,內(nèi)心唯有惶恐與窒息。
犧牲不是愛唯一的勛章,綻放才是生命應有的姿態(tài)。
尤其對普通家庭而言,真正的托舉,應當是各自攀登時相望的手勢。
你追你的夢,我圓我的愿;不是誰為誰犧牲,而是彼此成就。
當你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孩子能收獲到的最珍貴的禮物:
因為那是一個關于生命飽滿、人生遼闊的活生生的榜樣。
終他一生,都會記得你的光亮,也會學著點亮自己的人生。
就像你一樣。
普通家庭最大的通病,其實不是孩子不爭氣。
而是父母先把自己耗盡了。
托舉的順序,先立住自己,再影響孩子;先經(jīng)營好生活,再談教育;先學會愛自己,再懂得愛家人。
這才是普通家庭最大的清醒。
這里是半生暖語,每天寫文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文章,請給我一個點贊鼓勵。
也歡迎評論區(qū)里一起討論,知音難遇,愿我們抱團取暖。
#教育#孝順#父母#讀書#托舉
作者介紹:寫作者/ 生活觀察家。用十年時光收集人間故事,相信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溫柔接住。愿做你深夜翻書時的那盞暖燈,陪你在文字里找回內(nèi)心的從容與堅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