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中,最先“受傷”的不是平臺,而是一個品牌。那段時間,各種外賣券拿到手軟,0元就能領9.9元的奶茶,不少人都喝胖了3斤。然而,平臺還沒分出勝負,奶茶品牌卻先倒下一個,那就是香飄飄。
7月11日,香飄飄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預虧公告,直接虧損1.11億。而且不止今年虧,去年也虧了4000多萬。要說虧損原因,就好比早年聯通以為對手是移動,結果沒想到卻是騰訊。那句“一年賣出3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的廣告詞,曾深深印在80后、90后的DNA里,如今再聽,卻多了幾分滄桑。
想當年,抖音入駐的周杰倫帶火了優樂美,可同樣在沖泡奶茶市場的香飄飄,卻沒能打贏這場仗。隨著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等新茶飲的出現,沖泡奶茶或者說速溶奶茶,很多00后可能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畢竟現在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現做奶茶店,誰還喝速溶的呀。
從廣告內容來看,速溶奶茶把目標群體定位在情侶。放在十幾年前,或許還可行,可要是現在哪個男生請妹子喝奶茶,說買個速溶的回家燒開水沖著喝,估計正常情況下這事兒就“涼涼”了。當然,要是妹子真答應了,那就跟忽悠人家說“我家貓會功夫翻跟頭”差不多,不過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回到當下,2015年奶茶店的興起,直接導致速溶奶茶市場萎縮。但香飄飄還是硬撐了十年。它知道城里的人都去喝現做奶茶了,于是想出個辦法,主攻下沉市場,也就是三四線城市和鄉鎮地區,尤其是農村。就這樣,速溶奶茶成了過年期間農村人走親訪友常見的禮品之一。
雖說在農村表現還行,可又出現新問題了,那就是農村的萎縮,或者說農村空心化。這幾年每到過年,短視頻平臺就有很多從農村走出去的人感慨,回村的人越來越少。2024年,農村常住人口為4.6億人,較上年減少了1200萬,這幾年農村每年人口下降千萬,5年就減少了超過6000萬。而且那些開奶茶店的,在一二三四線城市擴張得差不多了,也開始盯上農村。
稍微有點人氣的地方,到處都是3到10塊錢一杯的現做蜜雪冰城。速溶香飄飄也是這個價格區間,花同樣的錢,你是選擇下館子,還是自己在家做呢?現在在抖音上隨便一搜,全是各種在家做奶茶的方法。既然都愿意花錢在網上買速溶了,為啥不多買點材料自己做呢?
而且現在大家的健康意識也覺醒了,這年頭都講究零糖零脂。可香飄飄奶茶的核心原料植脂末,也就是反式脂肪酸,真沒多少人愿意喝。2024年,植脂末龍頭嘉和食品凈利潤暴跌59.88%。現在年輕人愿意為零脂、真奶基底的現制奶茶多花幾塊錢。要是你說這奶茶里全是“科技與狠活”,口感還沒現做的好,誰會喝呀?
不過香飄飄也不是不努力。2023年,它推出了原液現泡系列,用袋泡茶、牛乳鎖鮮杯等組合,模擬現制清乳茶,口感被稱作平替版“不壓絕弦”,還沖上了天貓店銷量前三。但性價比卻遭人詬病,16.1元一杯,為啥不直接買現做的呢?這個價格,現在點外賣現做奶茶都能買兩杯了。
還有香飄飄的管理問題,它是典型的家族企業,三大股東分別是老板本人、老板弟弟和老板老婆,創始人蔣建奇家族持有70%以上的股份。公司重要崗位基本都是親戚。上一次向全體股東分紅,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5元,以當時4.13億股本計算,共計約1個億。這意味著將近一個小目標的分紅,大部分都進了老板腰包。但人家畢竟是家族企業,怎么操作咱外人也不好說。
香飄飄也想自救,進行過變革。2023年12月,蔣建其辭去總經理職務,引入職業經理人楊冬云接替。這位楊冬云可是白象爆款的操刀手,還是有點本事的。入職后,他主要負責公司經營管理、戰略落地及組織建設等工作。可讓人意外的是,屁股還沒坐熱,2024年11月,也就是干了10個月,楊冬云就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職務,總經理之位又回到老板本人手里。
最后的數據很扎心。2024年,現制茶飲市場規模3127億元,較上年增長20.97%。而香飄飄的沖泡業務,2024年營收直接下滑15.4%,一年少賣1.62億杯。從曾經繞地球一圈的國民記憶,到如今一年虧損一個多億,香飄飄就像一杯放涼的速溶奶茶,曾經甜得直白,如今只剩杯底的苦澀。它敗就敗在沒跟上現制茶飲即時滿足的節奏,輸給了零糖真奶的健康浪潮,還被困在家族管理與職業變革的拉扯中。
但最扎心的是,它揭示了所有傳統品牌的生存難題。當消費從“有沒有”變成“好不好”,當需求從功能滿足升級為追求情緒價值,刻在DNA里的老配方,還能泡出新時代的甜蜜嗎?有人說香飄飄是被新茶飲“卷死”的,可仔細想想,殺死它的從來不是某個對手,而是時代口味的改變。
年輕人要的不只是一杯奶茶,是商場里現搖奶茶的儀式感,是外賣單上“半糖去冰”的精準寵溺,是發朋友圈時“這杯值得”的底氣。畢竟大家會拍星巴克發朋友圈,誰會在家泡個速溶奶茶還昭告天下呢?
或許每個傳統品牌都該問問自己,當繞地球一圈的廣告變成懷舊梗,當曾經的下沉市場變成空心村,當消費者的選擇比10年前多了10倍,我們是繼續守著老杯子,還是該換個壺,重新煮一壺符合新口味的茶呢?時代的洪流從來不會因任何品牌而減速,能留下的,從來不是最老的,而是最新的。
香飄飄的故事,或許早就該給所有還在吃老本的傳統企業提個醒:成為經典,從來不是躺在功勞簿上吃紅利,而是永遠比消費者的下一口多準備半分心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