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水湯湯,映醫者仁心;心腦相依,聚百家智慧。2025年7月11日 - 13 日,由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遼寧省預防醫學會、健康界主辦,遼寧省人民醫院承辦,遼寧省基層衛生協會胸痛中心建設專業委員會、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支持的 “2025 第三屆心腦血管大會暨第九屆胸痛中心質控大會” 在沈陽順利閉幕。
2025第三屆心腦血管大會暨第九屆胸痛中心質控大會
本屆大會以 “學科交叉?技術融合?心腦共治” 為主題,1個主會場,14個專題會場,45個分會場,655位專家,284場學術報告從基礎研究到臨床實踐,全面呈現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最新進展,吸引1224位從業者參與學習,為推動我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事業邁向新高度搭建了高水平學術平臺。
會議期間,遼寧省人民醫院泛血管聯盟成立,該聯盟由遼寧省人民醫院牽頭,聯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北部戰區總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等全省99家聯盟單位,構建起跨機構、多學科的協作網絡。大會主席臧培卓教授指出,聯盟的成立不僅是對 “全血管全程管理” 理念的積極踐行,更將通過多學科協作模式的創新,有效提升區域內醫療服務的同質化水平,最終以更科學、更精準的方式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權威齊聚 共話心腦疾病防治
本屆大會延續高規格學術傳統,名譽主席團由趙繼宗教授、葛均波教授、霍勇教授、王建安教授、吳中學教授、劉建民教授、曲鵬教授組成,為學術方向領航把關。遼寧省人民醫院臧培卓教授、侯愛潔教授擔任大會主席,院長臧培卓主持了開幕式,遼寧省衛生健康委徐洪斌副主任、葛均波教授、霍勇教授、吳中學教授、遼寧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曲鵬為大會分別致辭。
遼寧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徐洪斌副主任致辭時,祝賀大會召開,提及遼寧心腦血管疾病防控形勢,強調需抓好防、治、管、救各環節,關注基層與醫院銜接、縣醫院胸痛中心建設及人工智能應用,期望大會解決實際問題,提升遼寧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整體水平。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在致辭中提到泛血管疾病概念及泛血管疾病范疇,強調學科需從單一走向融合,肯定大會為多學科整合提供平臺,能構建全周期閉環,還談及泛血管醫學發展成果與未來方向,呼吁關注健康、控制危險因素。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致辭時,肯定心腦血管大會的價值,提及遼寧胸痛中心成果及對全國的推動,強調本屆大會與胸痛質控大會聯合的亮點,期望參會者尤其是青年醫生提升技術、承擔責任,推動疾病防治向院外延伸。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吳中學教授在致辭時,提及心腦緊密關聯,將心腦血管疾病納入泛血管疾病范疇,涉及心腦、外周等,強調心腦在人體中的重要性,與其他疾病存在關聯影響。
遼寧省人民醫院書記曲鵬教授致辭時,回顧首屆論壇以來醫院在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的成果,提及從單學科到多學科融合歷程,強調本屆大會與胸痛質控大會聯合,將銜接急救與管理,構建全周期守護網絡。
大會主席遼寧省人民醫院臧培卓院長主持開幕式
大會主席:侯愛潔教授
跨域融合 共探防治新機
主旨演講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做了題為《泛血管疾病 啟示與未來戰略》的報告。泛血管疾病是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共同病理學特征,危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系統性疾病。當前治療手段多為姑息治療,需建立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進行從篩查、評估、轉診、多學科協作到隨訪的全周期管理。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張運教授做了《冠心病的新定義和新命名》的報告,張運教授指出,冠心病診療理念正經歷重大變革,從傳統的斑塊中心論轉向心肌缺血中心論,提倡全生命周期的動脈硬化預防策略,旨在通過早期干預降低冠心病發病率與死亡率。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顧寧教授做了《面向血管信息與健康工程的新技術探索》的報告,他提出,血管信息與健康工程新技術探索是破局泛血管疾病高發的關鍵。他強調通過多學科合作,利用納米材料、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建立血管健康評估模型,實現心腦血管疾病的早篩早診與全周期管理,旨在從源頭上降低疾病發生率,推動醫學模式向主動健康管理轉變。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做了《重視冠脈微血管病 CMVD--- 從發病機制到治療方案》的報告。強調重視微血管病變在冠心病診療中的重要性?;粲潞粲跫訌娢⒀懿∽兊呐R床研究,積累循證醫學證據,以指導精準治療,改善患者預后,特別是在介入治療中應關注微循環保護。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劉建民教授做了《神經介入臨床研究與轉化創新實踐》的報告,系統闡述了神經介入領域25年來的發展歷程。他指出,該技術最初借鑒心血管介入理念,從僅能治療少數動脈瘤起步,經過持續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碩教授做了《嚴重自發性腦出血術后抗血小板治療的隨機對照研究》的報告,內容聚焦自發性腦出血患者術后抗血小板管理問題展開分享。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術后早期行抗血栓治療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缺血事件,且不會增加出血風險,為臨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強教授做了《心力衰竭高級外科治療》的報告。趙強教授,強調晚期心力衰竭治療需內外科協作,呼吁多學科合作,為晚期心衰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英賢教授做了《高血壓降壓新目標值的臨床應用及個體化評估》的報告。他指出,高血壓的降壓目標值已在全球形成共識,降至130/80 mmHg。強化降壓策略能夠顯著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趙元立教授做了《心腦同臺手術的協作經驗》的報告。強調心腦血管共患病診療需融合。他指出,心腦疾病存在共同病因,科室劃分導致診療銜接不暢。同時他向與會代表展示了心腦同臺手術的協和經驗,強調一次性解決心腦問題的優勢和必要性。趙教授認為,心腦疾病治療需技術融合與多學科協作,以患者為中心。
同心致遠,共赴健康征程
為期三天的大會,以豐富內容、務實氛圍、前沿視角,成為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及胸痛質控領域的一次盛會。與會者紛紛表示,通過交流,既更新知識儲備,又明晰未來方向 —— 多學科協作是必由之路,質控升級是關鍵抓手,技術創新是核心動力。
正如大會主席侯愛潔教授所言,本次大會既是對過往經驗的梳理,更是未來征程的規劃。胸痛中心質控大會與心腦血管大會合辦,標志胸痛救治邁入“質控升級”新階段。未來,將持續依托學術交流、區域聯盟協同,讓 “心腦共治” 在更多地區落地,為 “健康中國” 戰略添磚加瓦。
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征途永無止境,醫者們將攜大會凝聚的共識與智慧,持續攜手前行。以學科交叉為橋,以技術融合為帆,在守護民眾血管健康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共同書寫健康中國的奮進篇章。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