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仰望星空時,是否想過銀河系中心正在上演宇宙級“冰火奇觀”?最近,天文學家在溫度高達百萬度的“宇宙火山口”中,意外發(fā)現了本不該存在的巨型冰云——這些冷云的出現,直接顛覆了我們對銀河系演化的認知。
顛覆常識的發(fā)現
借助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綠岸射電望遠鏡,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榮蒙·波爾多洛伊團隊捕捉到驚人畫面:在銀河系核心的費米氣泡深處,竟漂浮著數十團溫度僅1萬開爾文的氫氣云。要知道,這些冷云周圍的環(huán)境溫度超過100萬開爾文,相當于在火山熔巖里找到了完好無損的冰雕!
“這就像在煉鋼爐里發(fā)現漂浮的冰立方”,論文合著者、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安德魯·福克斯這樣形容。更令人震驚的是,每團冷云的質量都相當于數千個太陽。按照現有理論,這些冷云早在數百萬年前就該被高溫氣浪蒸發(fā)殆盡。
改寫銀河系歷史
通過測量氣體運動速度,團隊揭開了更驚人的真相:這些氣團正以每小時160萬公里的超高速移動。這意味著費米氣泡的形成時間遠比想象中晚近。“恐龍漫步地球時,這些云團根本不存在”,波爾多洛伊教授指出,“在宇宙尺度上,百萬年不過彈指一瞬”。
綠岸天文臺的杰伊·洛克曼打了個生動比方:“就像我們通過浮云觀察風向,這些冷云正是銀河系中心爆發(fā)性事件的‘見證者’。”原來,它們是被劇烈爆發(fā)時產生的熱風裹挾著,從銀河系中心“拋”向宇宙深處的星際物質。
重塑宇宙認知
這次發(fā)現直接挑戰(zhàn)了兩大天文理論:
- 冷云在極端環(huán)境下存活的極限時間
- 星系能量噴流與周圍物質的交互機制
哈勃望遠鏡的紫外觀測數據更顯示,冷云邊緣正在發(fā)生“宇宙蒸發(fā)”現象——高溫氣體像火焰舔舐冰面般蠶食著云團,為人類首次提供了星系級能量循環(huán)的實時證據。
現在輪到你了:你認為這些“不可能存在”的冷云,究竟如何躲過了百萬度高溫的毀滅?
是暗物質護盾的庇護?
還是銀河系中心存在未知的冷卻機制?
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宇宙奇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