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去年6個月就為新圩村集體增加收入4.3萬多元,現在又實施‘新望益光伏+羅氏沼蝦’養殖項目,將大大提高村集體收入!”近日,封開縣金裝鎮新圩、望高、民益的3個村委會迎來光伏發電項目首次分紅12.48萬元,在分紅的同時還為“新望益漁光互補項目”投放5萬尾蝦苗。
在封開縣金裝鎮,深藍色的光伏矩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不僅是吸收光熱、輸送清潔電力的能源基地,更是新圩、望高、民益等3個村委會村民手中的“陽光存折”。這是由財政部廣東監管局、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駐封開縣金裝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通過黨建引領,精心推動三村抱團共建的“新望益”聯村光伏電站并網發電,為村集體帶來穩定收益的生動樣板。
據介紹,“新望益漁光互補項目”位于新圩村委會,土地使用權為新圩、望高、民益等3個村委會聯合合作社租賃使用。該項目于2024年1月22日動工興建,設計年發電量83.95萬千瓦時,2024年6月20日正式并網發電,至2024年12月31日,6個月共發電34.6萬千瓦時,收益超13.8萬元。
“項目約定每年從光伏發電項目收益中提取10%作為光伏發電裝置運行維護費用和土地租賃費用;剩余的90%收益按出資比例分配給望高、新圩、民益等3個村委會作為村集體收益(望高、新圩各占35%,民益占30%),用于推進三個行政村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工作。”駐新圩村第一書記王偉杰表示。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新望益漁光互補項目”的收益,金裝鎮充分發揮校地合作、科技下鄉的技術優勢,主動對接華南師范大學技術團隊,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為項目2.0升級版提供科技支撐,由華南師范大學免費提供5萬尾優質羅氏沼蝦苗及專用飼料。
“我們創新采用‘輪捕輪收’生態養殖模式,預計年產量達1500斤,按保底價30元/斤計算,預期收益4.5萬元。”華南師范大學技術團隊有關負責人介紹,技術團隊還搭建遠程智能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水質、溶氧量等關鍵指標,對養殖戶定期開展線上技術培訓,專家通過手機APP遠程指導,確保養殖質量,為村集體收益再添“活水”。
“我們計劃將養蝦面積推廣到50畝的水域,屆時年產值有望突破20萬元,成為集體經濟的‘陽光存折’。”金裝鎮黨委書記侯志光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深化黨建共建,充分利用閑置空間拓展“板下養蝦”模式,努力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生金、陽光雙收”,讓村民更多享受“新望益”。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王永強 通訊員 黃瑛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