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編輯|鄭琳
近年來,隨著消費端生鮮電商與預制菜的爆發,冷鏈賽道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
2025年4月25日,紅星冷鏈(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星冷鏈”)向聯交所遞表,擬登陸主板,募資用于擴建工廠與倉儲、升級設備技術、戰略收購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時代商業研究院注意到,紅星冷鏈經營范圍主要集中于湖南省,2022—2024年(下稱“報告期”),其業績增長較為乏力,營收復合增長率明顯低于行業增速,核心業務均價和庫容利用率雙雙下滑,面臨一定的區域型企業的增長瓶頸。
而若想突破區域天花板向全國范圍拓展,紅星冷鏈需要解決固定資產折舊侵蝕利潤、行業供需失衡、技術護城河待加強等多方面的難題。
4月28日、7月15日,就業績增長可持續性、產能消化能力、研發投入力度等相關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紅星冷鏈發送郵件并嘗試致電詢問。但截至發稿,該公司尚未回復相關問題。
湖南區域業績增長面臨瓶頸,近三年營收增長陷入停滯
招股書顯示,紅星冷鏈主營業務為冷凍食品交易服務和冷凍倉儲服務,其中冷凍倉儲服務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客戶主要包括冷凍食品行業的各利益相關者,紅星冷鏈向客戶出租門店或提供冷凍倉儲服務。
具體來看,紅星冷鏈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交易+倉儲”的協同效應,主要在湖南省經營業務(具體占比招股書未披露),地理范圍相對有限。報告期內,紅星冷鏈的前五大客戶每年產生的收入占比不足10%,且其間并無單一客戶的貢獻超過總收入的3%,客戶以中小批發商為主。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按2024年冷凍食品交易服務的交易總值計,中國中部地區前四名參與者合計占市場份額的31.0%,紅星冷鏈在中部地區市占率為8.9%,排名第二;在湖南省市占率為52.7%,排名第一。
按2024年的收入計,中國中部地區前五名參與者合計占市場份額的9.7%,紅星冷鏈于中部地區和湖南省均排名第一,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2.6%及13.6%。
招股書顯示,目前我國冷鏈市場呈現“大市場、低集中度”的特征,競爭格局高度區域化,以存在大量的區域型企業為主要特征。
而從報告期內的業績表現來看,作為一家深耕于湖南的區域冷鏈巨頭,紅星冷鏈似乎已經觸及業績的天花板,面臨著區域型企業的增長瓶頸。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紅星冷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7億元、2.02億元、2.34億元,報告期內復合增長率約為-0.64%;年內利潤分別為7911萬元、7531萬元、8288萬元,報告期內復合增長率僅為2.35%。
需要注意的是,紅星冷鏈的業績增速也明顯低于行業增速。
據灼識咨詢報告,按吞吐額計,中國冷凍食品交易總值由2020年的1.5萬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1.7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8%;中國冷凍倉儲服務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21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5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2%。
具體到中部地區來看,冷凍食品交易總值由2020年的400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5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8%;冷凍倉儲服務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61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7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2%。
由此可見,紅星冷鏈報告期內的收入增速不僅落后于全國行業增速,且已落后于中部地區行業增速。
紅星冷鏈也在招股書中表示,盡管冷鏈物流服務行業具有區域性質,但公司經營的地域限制可能使經營更易受到湖南省當地經濟衰退、政策變動或監管轉變的影響。此外,倘若公司的增長策略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公司的業務發展亦可能受限于湖南省的行業增長潛力。
折舊攤銷費用率逐年增長,單價及庫容利用率雙下滑
想要突破業績瓶頸,實現從“區域深耕”到“全國突圍”,紅星冷鏈仍面臨三方面的挑戰。
一是折舊攤銷費用侵蝕利潤,資金難以支撐業務擴展。
冷鏈物流行業作為重資產行業,需要投入大量設備、土地、樓宇等,普遍存在固定資產占比較高的現象。
而折舊攤銷費用更是成為侵蝕紅星冷鏈利潤的重要因素。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紅星冷鏈銷售成本下的折舊及攤銷費用分別為3186.1萬元、3208.8萬元、4275.0萬元,占銷售成本的比例分別為27.0%、37.7%、38.8%,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而擴大業務范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報告期內紅星冷鏈資金并不寬裕,存在明顯償債壓力。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紅星冷鏈的流動比率指標明顯下滑,分別為2.4倍、0.6倍、0.6倍,紅星冷鏈稱主要原因為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應付款項增加。
報告期各期,紅星冷鏈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5703.4萬元、5615萬元、3602.1萬元,同期的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約為0.66億元、2.23億元、1.35億元。
二是市場供需剪刀差拉大,單價及庫容利用率下滑。
招股書顯示,紅星冷鏈的核心業務冷凍倉儲服務分為南、北兩大倉庫。報告期初至報告期末,紅星冷鏈南部冷凍倉儲基地的平均月倉儲費從每噸79.4元降至66.9元,北部基地的平均月倉儲費從每噸59.5元降至51.5元。
同期,南部倉庫庫容利用率由98.9%降至90.5%,北部倉庫庫容利用率由85.0%降至67.8%,總庫容利用率從96.7%降至88.1%。
紅星冷鏈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南部倉庫平均單價下滑是其采取了戰略性低價策略吸引新客戶所致;北部倉庫庫容利用率下滑主要是由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戰備性地關注冷凍倉儲需求量大的重要客戶,從而使得客戶數量減少。
由上述數據不難發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盡管紅星冷鏈在降價以吸引新客戶,但仍難抵消老客戶流失的影響。
而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2024年我國冷庫求租量為2291.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6.51%;冷庫出租量為3262.2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9.14%,供需剪刀差進一步拉大,去存量化形勢嚴峻。
在冷庫市場供需剪刀差拉大的情況下,報告期內,紅星冷鏈每噸的月均倉儲費出現下降,倉庫庫容利用率下滑加劇了業績壓力。
三是研發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產品與服務能力開發不足。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紅星冷鏈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4.9萬元、111.7萬元、110.9萬元,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0.2%、0.6%、0.5%,3年累計研發投入總額僅有267.5萬元。
截至2024年末,紅星冷鏈只有9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僅為2.4%。此外,紅星冷鏈僅有3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10項軟件版權,并無發明專利。
一方面,紅星冷鏈在湖南區域的“交易平臺+倉儲服務”形成了協同效應,雖使其坐穩湖南區域頭把交椅,但業務模式較為單一,從近三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增量有限,有待通過探索技術變革帶來新的增量。
另一方面,若要向全國范圍拓展市場,紅星冷鏈必然要面對順豐控股(002352.SZ、06936.HK)、京東(02618.HK)等技術儲備和規模數倍于自己的全國性巨頭。此外,阿里巴巴(09988.HK)旗下的盒馬鮮生、美團(03690.HK)旗下的小象超市等新零售勢力正在大規模自建冷鏈,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紅星冷鏈的技術轉型升級也迫在眉睫。
紅星冷鏈或許也意識到了自身在技術方面存在一定劣勢,此次IPO,其募集的部分資金將用于升級現有業務中使用的設備、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及軟件,包括投資人工智能技術,以此提升營運效率。
(全文2615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