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慶的張信離異后打工,老娘中風讓他陷入兩難。
他選擇辭職返鄉,女友卻愿同去照料老人和孩子。成婚后兩人失業,家庭開支壓力讓張信決定創業。集市偶遇同學,嘗到伊犁鵝美味,發現商機。
同學勸誡伊犁鵝會飛易跑,張信卻不信邪。
他向老友借100萬,租千畝水澤地,購6000只鵝苗。
聽說剪羽、增肥、定點投喂能防飛,他卻因忙碌懈怠。
初秋早晨,3000只鵝被大雁拐跑,他損失七八十萬。
妻子和朋友勸他止損,他卻決定亡羊補牢。雇人修剪剩余鵝羽毛,嚴格定時定點投喂。
整個冬天他都為丟鵝事心神不寧,沒想到轉機出現。次年開春,飛走的鵝群不僅返回,還帶回近萬只雛鵝。
張信明白,伊犁鵝保留灰雁基因,有遷徙本能。
這次意外讓他的鵝場規模翻倍,信心大增。2017年他養4萬只伊犁鵝,還搭上旅游路子。游客買票看飛鵝,他送鵝肉,銷路不愁。
2019年銷售額達2000萬,他帶動當地農戶養鵝。無償提供技術支持,幫鄉親們脫貧致富。
他說自己成功不算本事,帶大家一起富才是。
張信的經歷告訴我們,農業創業有風險,堅持和方法很重要。養殖戶要注意,伊犁鵝野性大,防飛措施不能少。剪羽、增肥、定點馴養,三招牢記心間。
遇到困境別放棄,說不定轉機就在前方。想了解更多養鵝技巧和張信的故事,關注網易號。
農業創業路漫漫,尊重規律、積極應對才能成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