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26日凌晨2時,北京燕化公司某廠工人胡濤(因故隱去這對戀人的真實姓名)破門進入該公司某廠其女友林姑娘的宿舍,兇殘地舉起了刀,22歲的林姑娘身上中了15刀,鮮血浸透了厚厚的棉褥,一小時后,胡濤在距林姑娘罹難地2公里外的一幢15層樓上跳下。
天亮二人被發現時,已雙雙赴了黃泉。
刑偵人員對案件進行調查時,在胡濤的更衣室里發現了他留下的“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遺言。
這是由失戀引發的一樁慘案。
面對兩個年輕人5年的曲折戀曲在血腥中戛然而止,他們的親人肝腸欲斷,朋友瞠目惋惜,同事驚愕不解……
在人們的價值觀念、戀愛觀念、行為取向、法律意識等都有很大變化和提高的今天,發生如此駭人聽聞的悲劇,個中原因,請讀者自去品味。
胡濤的父親在談到胡濤所作所為時說:“胡濤和林姑娘搞對象已這么多年,最近林姑娘不同意了,所以胡濤感到面子不好看……”
胡濤很重視自己的“面子”,在他不算長的生命中他總是很有“面子”的,在他所有的“面子”中,擁有林姑娘是他最大的“面子”。所以,當林姑娘不再給他“面子”時,他選擇了“死要面子”這條路。
胡濤雖生在農村,但因母親是知青,嫁給農民后在當地安排了工作,胡濤便隨了母親的居民戶口。從小學到初中,胡濤在當地的學校里很是受同齡人羨慕,他自己也有一種優越感。他穿戴比同學們好,也不必受其他同伴幫助家里務農之苦,他是幾個要好同學的主心骨,誰受了氣就找他做主,每每都被他擺平。
1992年初中畢業后,他又先于幾個要好的同學考上了技校。習慣了眾星捧月的他,上了技校也不甘寂寞,半個學期剛過,他就追求相貌姣好的同學林姑娘。當他們倆人無所顧忌地公開戀愛后,同學們無不佩服胡濤的能耐,大家戲稱二人為“丑男靚女”,胡濤更是覺得自己風光無比。
技校畢業后他又順利地分配到國有大型企業燕化公司某廠。有了穩定的職業,每月千元的不菲收入,所從事的維修崗位又很清閑,他很滿足,他更加注重自己的體面了。
他很少在單位集體食堂就餐,總是在飯店吃飯,并經常與朋友聚餐,席間總是以女友的漂亮為榮,餐罷又總是慷慨地結帳;著裝也講究名牌,一次,一件挺新的衣服他不喜歡了,就當著朋友的面扔進垃圾道;他為自己購置了摩托車,帶著林姑娘瀟瀟灑灑地進出單位;他三次更換BP機,第一次是數字機,后來換成數漢兼容機,聽人說這種機子不好,不出一星期,又換了一臺漢顯。
當林姑娘有所感悟時,昔日的感情出現了不可逆轉的改變,她反復品味一句歌詞“年輕時,我們不懂得愛”。
的,初戀時,他們都太年輕了,她18歲,他19歲,他們同時進了一所技校,那是一個不成熟的季節。她的模樣很好看,同其他情竇初開的女孩一樣,有異性追求是蟄伏在她心底的夢幻,是女孩的榮譽,所以當身材和相貌都與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相距甚遠的胡濤追求她時,她雖感到一絲缺陷,但女孩不能沒人喜歡的虛榮心使她默許了胡濤的愛意。但她內心知道他們倆人的相貌在旁人眼里根本不“般配”,自己的父母也未必會接納胡濤,所以她一直對家里隱瞞與胡濤近5年的戀愛關系。
如同他們無力抵御愛情天使一樣,他們也難以抗拒愛情野獸的魔力,他們不顧校規及老師的多次教育與告誡,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并迫不及待地偷嘗了禁果,以至于還是學生的林姑娘就墮了胎。畢業后,她又第二次墮胎。胡濤把林姑娘的兩次墮胎看作是為他們的戀愛關系上的保險,是他們由戀愛過渡到婚姻的契約,他認為林姑娘是他日后天經地義的妻子,林姑娘也一度認為做胡濤的妻子已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當胡濤盤算著如何籌集婚娶錢財時,內容單一的愛情多少使林姑娘年輕的心感到了一絲倦意,她意識到22歲的年紀剛剛開始人生,而她過去的歲月似乎沒有留下什么積淀。于是她報考了成人教育大專班,她勸胡濤也學習,可胡濤天生不喜歡讀書。
隨著知識的填充,林姑娘感覺到了以往歲月的空虛和生活面的狹窄,也復萌了被幼稚消彌著的女人的羞恥感,體會到她與胡濤偷嘗的是一顆沒長成的青杏,她為自己盲目地放縱幼稚的情感和過早地燃燒年輕的生命而愧疚及不安。她渴望與胡濤心靈的溝通,但胡濤知識貧乏,認識淺薄,孤陋寡聞,令她失望,她決定改變生活,向胡濤提出中斷戀愛關系。突如其來的情變,使胡濤思所難思,想所難想,胡濤不理解林姑娘。
他一次次找林姑娘,想挽留住愛情,林姑娘已不想回頭了,她于1997年8月10日又向他重申了中斷戀愛關系的決定,同時讓他寫下書面保證,以后不再糾纏她,并絕不傷害她。
胡濤不但沒有遵守諾言,而且生出了危險的情結。
19日下午,他把林姑娘堵在她的宿舍里,插上門,掏出匕首和安眠藥,威逼林姑娘:不能中斷戀愛關系,否則就一起吃安眠藥死。林姑娘仍不改變決定,胡濤先服下一些藥片,又逼迫林姑娘也吞下些,林姑娘驚恐萬分,她流著淚規勸胡濤,又好心將胡濤送回其宿舍。到了胡濤的宿舍,被邪念扭曲了靈魂的胡濤見林姑娘藥力未發作,卡住她的脖子又強迫她咽下些安眠藥。
林姑娘因服過量安眠藥在家修養了四天,她的父母又氣又疼又萬幸,卻對利令智昏的胡濤束手無策。
如果說胡濤的瘋狂做法是置法律于不顧,那么林姑娘及其家人的缺乏起碼的法律意識無疑是助長了胡濤的瘋狂。他們與林姑娘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就是沒有求助于法律保護,及時制止事態的惡化,以至釀成了六天后文章開頭那悲慘的一幕。
理性可以使人在愛情中保持聰明。胡濤生前也許認為自己是很聰明的,他很為自己能追上林姑娘而自得,他時常對朋友說:“找這么好的不容易。”當林姑娘中斷了同他的戀愛關系后,痛苦萬分的他說的仍是這句話。林姑娘也很難說曾是一個聰明的人,但當她剛學著聰明起來時,卻被胡濤斷送了。在她不懂什么是理性的時候,她幼稚盲目地去模仿愛,在她有了些理性想改變生活時,卻沒有勇氣直面過去,她把胡濤的強求愛情錯誤地看成一往情深,甚至把胡濤持刀逼她服藥殉情這種喪失理性的愛也理解成“至情至愛”使然。這些,都不自覺地助長了這場戀愛悲劇的升級。
胡濤把戀愛看成是劃定雙方一切的歸屬,并把與林姑娘的愛情先于婚姻地看成了一種規范、義務和責任。他只準自己欣賞自己鐘愛的人,只準自己鐘愛的人愛自己。胡濤對林姑娘的愛可謂無微不至,用他朋友對他這種做法的理解是,他自知自己條件不如林姑娘好,得看緊點兒。
她上下班他必接送,她喜歡的物品和喜歡做的事,他都竭盡全力滿足。他不放心她獨自外出,不喜歡她有自己的朋友,對她報考大專也耿耿于懷。他經常同朋友聚會,向朋友夸贊女朋友如何漂亮,但從不把她介紹給自己的朋友,他們戀愛近5年,他最要好的朋友竟然不得見林姑娘一面,弄得朋友責怪他太小氣。
一次他駕摩托車帶她去商場,路遇一好朋友,他一不準她摘頭盔,二不向朋友介紹,寒暄幾句后匆匆帶著她離去;另一好朋友人伍赴青海前,希望見見林姑娘,因為該朋友相貌英俊,他存有戒心,口頭應允,餞行時卻未帶她前往。
情變,往往是直逼靈魂的,缺乏理性品質的胡濤勢必會情變魂斷。他不能接受林姑娘情變的現實,在那段日子里他失魂落魄,精神恍惚,輾轉難眠,常常鬼使神差地深夜游蕩到林姑娘家附近,坐上幾個小時。幾經努力,都沒有留住林姑娘的心,孤注一擲的他找到尋常不敢見面的林姑娘的父親,作最后一試,林父絕口不允,他絕望了。掙不脫極度私欲羈絆的他在自己更衣室里歪歪扭扭地留下8個字: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抒發了他最后的情感。
情感素質要求正視痛苦,但對于胡濤來說,缺乏的正是調節情感狀態的素質。所以他無論如何也跳不出淺薄的境界,發展到走向極端。正如他不懂得生的意義一樣,他同樣不懂得死的意義,他認為他生不能與林姑娘平等,只有寄希望于死的平等了。
在這個戀愛悲劇中,被害的林姑娘自有她的可悲之處,她至死也沒有為自己爭得本屬于她的權利。當她意識到了她與胡濤的愛情失去了共同的價值要求時,她想追求新的人生價值,但她與胡濤一樣也缺乏愛情素質,所以她擺脫不了這種畸形愛的纏繞。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她挺不起自己的脊梁,她也與胡濤一樣愛自己的面子,她不敢想象周圍人會如何議論她與胡濤在技校時就鬧得沸沸揚揚、工作后單位又無人不曉的戀愛告吹的原因,她怕別人指責她變心,甩了胡濤想另攀高枝,她覺得自己從精神到物質上永遠地背負著胡濤的債,不敢理直氣壯地維護自己的權利。她淚水漣漣地哀求胡濤放棄她,想以自己的忍讓軟化胡濤石頭般的心,喚回他的良知,卻不想更助長了胡濤的“生死情結”,坐待他掠奪似地索取愛情、索取生命。
8月25日晚,決心“慷慨赴死”的胡濤不忘與昔日的朋友們告別,他騎上摩托車去尋找朋友,最后只找到了一個,他們到飯館點了一個涼菜,兩個熱菜,又每人要了一瓶啤酒,他目光呆滯,話語很少且極不連貫,朋友知他失戀勸他想開點兒,他面無表情地說“別提了,今天最后一回說她……”
飯后朋友見他仍很沉重,就護送并留宿在他宿舍。
凌晨1:30分,朋友被鬧鈴驚醒。睡在身邊的胡濤不見了,胡濤的朋友絕沒想到,這深夜的鬧鈴聲正是胡濤和林姑娘戀曲的最后旋律——安魂曲的前奏。
夜黑得似胡濤的意念一樣可怕,他駕著摩托車到了林姑娘的單位,門衛早已熟悉了幾年來頻繁接送林姑娘的他。他沒費力就打碎了林姑娘宿舍的門玻璃,拉開了門里的插銷,剛下夜班的林姑娘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他連刺15刀,每刀都扎在要害的胸部,可憐的林姑娘一聲沒吭就離開人世了。攫取了心愛的姑娘生命的他又幽靈般地駕駛著摩托車,在黑暗的籠罩下,駛到2公里外的一居民樓前。
他握著沾滿林姑娘熱血的尖刀,在漆黑的樓道里一步一步邁著,終于,他上到了15層。也許是他有意籌劃,抑或是偶合,他絕命的樓層數恰好是他留在林姑娘胸部的刀傷數。
他爬上了窗臺,明白曲終的時刻到了,墮落成殺人犯的他抖落已被鮮血粘在手上的尖刀,向黑暗墜落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