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7月14日,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瞬間成為國際軍事舞臺的焦點,一場激烈的武裝沖突如暴風驟雨般爆發,將原本就動蕩不安的敘利亞局勢再次推向了風口浪尖。敘利亞國防部發布消息稱,兩日內的武裝沖突已造成超30人死亡、超100人受傷,俄羅斯衛星網也在同日對此進行了報道并發布截圖,讓全球目光聚焦于此。
沖突各方:勢力交織下的激烈碰撞
此次沖突的各方勢力錯綜復雜,猶如一張緊密交織的大網。敘利亞新國防軍在“大總統”朱拉尼的命令下,出動了6個師的精銳力量,浩浩蕩蕩地向蘇韋達地區推進,其野心昭然若揭,誓言要拿下這片戰略要地。而與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結盟的阿拉伯貝都因民兵武裝也積極參與其中,與當地德魯茲民兵武裝展開了激烈戰斗。
德魯茲民兵武裝雖在戰斗中不敵HTS武裝,在朱拉尼指示下,HTS武裝部隊迅速進入蘇韋達市西北側的衛星城馬茲拉鎮,德魯茲民兵不戰而潰,隨后HTS武裝又接連占領了蘇韋達以西的塔拉鎮以及德魯茲民兵“尊嚴者運動”的總部。不過,德魯茲民兵武裝并未就此放棄抵抗,他們伏擊了大批與HTS武裝、敘利亞新國防軍結盟的阿拉伯貝都因部落武裝,并俘虜了不少貝都因人武裝分子,展現出了頑強的斗志。
與此同時,敘利亞新國防軍中的土耳其軍團部隊也在南下蘇韋達增援,直接使用大巴車運兵,進一步加劇了沖突的激烈程度。HTS武裝不顧以色列空軍的大轟炸,仍在蘇韋達省周邊集結重型武器、火箭炮、防空車、步兵戰車和坦克等,準備繼續進攻,其決心和戰斗力不容小覷。
以色列介入:軍事打擊背后的戰略考量
在這場沖突中,以色列的介入無疑是一個關鍵因素。以色列空軍對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實施了大轟炸,摧毀了大量T - 55、T - 62坦克。以色列國防部發表聲明承認,在阿勒 - 斯津、薩米亞之間的地區對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力量實施了新一輪大轟炸,原因是監控到這些武裝力量出動了大量坦克,向敘利亞南部方向移動,可能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以色列方面一直將朱拉尼當局、敘利亞新國防軍、HTS武裝視為敵人,要求朱拉尼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及敘利亞南部部分領土的占領。以色列借助扶植敘利亞德魯茲武裝,試圖牽制和打壓敘利亞新國防軍。以色列國防軍卡茨稱:“以色列空軍襲擊敘利亞目標,是對敘利亞當局的明確信息和警告,以色列不會允許敘利亞的德魯茲人受到傷害”。
然而,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也并非毫無風險。如果德魯茲人民兵失敗,以色列國防軍可能面臨撤出敘利亞的困境。而且,以色列與土耳其在這場沖突中隱隱有代理人戰爭的態勢,但土耳其與西方關系復雜,北約的靈活性也讓以色列在軍事對抗中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土耳其軍隊使用的美國制造武器,一旦與以色列開戰,可能會受到美國的限制。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