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隨手扔掉的垃圾,
正在為鄰居家的電燈供電;
生產光伏板的工廠,
正在用陽光生產新的光伏板;
看似科幻的場景,
正是當下綠色制造的生動實踐。
通過創新科技與循環理念的融合,
傳統的高耗能、高排放生產模式
正在被重新定義,
工業與生態的關系迎來全新可能。
在第三十五個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
小新隨中國節能“綠色工廠”融媒體調研團
走進綠色產業最新實踐,
全方位感受現代工業的“綠色革命”。
健康產業園的綠色智造實踐
在煙臺海濱,
坐落著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旗下
專注從事健康產品研發與生產的核心企業
——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
這座連續四年被評為
“國家級綠色工廠”的產業園區,
憑借全新升級“綠色智能制造體系”,
重塑健康產品生產方式。
竹珍濃縮洗衣液生產現場
在產品研發過程中,
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通過挖掘松、竹、梅等
天然綠色原料的保健價值,
開發出系列保健食品和日化用品。
這些產品不僅完整保留了
原料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更通過創新工藝顯著提升了生物利用度,
同時兼具生態環保特性。
為確保產品質量,
他們建立了嚴格的原料管控體系,
尤其在原料重金屬污染等有害物質控制方面,
鉛、砷等指標控制標準遠高于國家標準。
園區內,
246個智能傳感器構筑的能源智慧管理平臺,
能夠實時監測和優化能源消耗,
確保單位產品綜合能耗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而屋頂上熠熠生輝的光伏矩陣更暗藏玄機:
每年園區自發電量為315萬度,
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248噸/年,
不僅滿足園區需求,
余電還能反哺城市電網。
這里的水循環系統堪稱工業界的“生態魔術”,
采用“膜生物反應器+人工濕地”雙級處理工藝,
——經處理的中水COD值嚴控在80mg/L
(國標500mg/L),
每年可節約用水9000噸,
每一滴回用水都滋養著園區綠意。
我們隨手丟棄的快遞紙箱子,
在這里有大用處。
園區創新實施“三級紙箱循環系統”:
首次包裝運輸成品,
二次作為快遞周轉箱,
三次返回供應商重復使用,
單箱平均使用3.2次。
僅此一項年節約成本35萬元,
包裝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100%。
其他工業固廢通過專業公司回收,
可增加年發電量4000度,
真正實現從“廢棄物”到“資源”的華麗轉身。
新時代健康產業園的GMP生產車間
垃圾變成了“城市充電寶”
在中節能環境肥西公司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中央控制室,
一組實時跳動的數據正在演繹著現代煉金術:
1000℃的烈焰中,
生活垃圾正在進行著全資源化“變形記”,
每噸生活垃圾可以轉化成460度的電能,
這些電能可以讓一個普通家庭舒適使用20天。
這里每天可以處理2000噸生活垃圾,
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萬噸,
相當于節約標煤9.6萬噸。
中節能肥西公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中心控制室
焚燒完后的爐渣經過分選破碎后,
還可以變成結實耐用的行道磚;
餐廚垃圾通過厭氧發酵,
搖身一變成了有機肥料,
就連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
經過干化處理后也成了輔助燃料,
實現了資源的“吃干榨凈”。
不僅最大限度挖掘了固廢的能源價值,
而且從源頭上減少垃圾填埋量,
避免了甲烷等強效溫室氣體的排放。
中節能肥西公司的展廳
人們驚訝地發現
自家丟棄的垃圾正在為城市供電。
曾經的“被嫌棄對象”,
如今變成了資源循環利用的活教材。
地上公園,地下污水廠
在合肥胡大郢體育公園,
晨練的市民們可能不會發現,
他們腳下正在上演一場污水處理革命。
一座全地埋式凈水廠就像城市的地下“腎臟”,
深藏在公園地面10米之下,
日處理10萬噸污水卻絲毫不露痕跡。
中節能國禎胡大郢凈水廠
這就是中節能國禎的胡大郢凈水廠,
一個把“鄰避效應”變成“鄰利效應”的典范。
全地埋式設計相比傳統污水處理廠
節約了67%的土地,
還通過密閉空間和先進技術,
對設備噪聲進行收集處理,
對臭氣實施100%集中凈化,
徹底消除了傳統污水處理廠的臭氣和噪聲。
地上是市民休閑的樂園,
地下則是晝夜運轉的智能化設備,
“一地兩用”讓土地價值實現了最大化。
而在合肥小倉房凈水廠,
科技的力量更令人驚嘆。
這座日處理40萬噸污水的“巨無霸”,
擁有“智慧水務大腦”。
廠區部署的人工智能系統,
就像24小時在線的“環保哨兵”,
能夠精準調控曝氣能耗,
使能耗降低18%。
小倉房凈水廠人工智能水務系統大屏
廠房屋頂上1.8兆瓦的光伏矩陣,
每年生產200萬度的清潔電力,
不僅滿足廠區綠色用電需求,
更將污水處理設施向“碳減排樞紐”升級,
廠區每年的碳減排效果
相當于種植冷杉樹11萬棵。
用光伏制造光伏
在鎮江長江畔,
作為中節能旗下唯一一家
從事光伏制造業的國家級綠色工廠,
中節能太陽能公司的廠房屋頂
正演繹著“用光伏制造光伏”的魔法。
深藍色的光伏板鋪滿廠房屋頂,
遠遠望去就像一片“藍色海洋”。
園區采用“光伏建設+節約用能”模式,
其生產的光伏組件全部由屋頂光伏電站提供電力支持,
實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綠色制造。
中節能太陽能鎮江公司
這些光伏板年發電1254萬度,
足夠滿足工廠1/3的用電需求。
走進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車間,
硅錠經過金剛線切割變成薄如蟬翼的硅片。
“我們自主研發的熱應力切割工藝,
每年能省電101萬度。”
工藝工程師指著一臺新型設備介紹道。
這項創新技術通過在硅片兩端開槽、中間加熱,
再利用高精度微霧噴嘴冷卻,
讓硅片“自然開裂”,
大幅降低了能耗。
中節能太陽能公司光伏生產車間
而在中控室,
“5G+光伏智造智維協同創新云平臺”
正實時監控著
全國144個光伏電站、
6.8萬臺主設備的運行狀況。
在實際運行中,
這個“智慧大腦”已減少電量損失15萬度,
累計監測發電量474.2億度,
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426萬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07萬噸,
相當于種植了73.5億棵樹。
“節能光伏云”智能運維平臺
“從硅料到組件,
從生產到運維,
我們打造了一個完整的綠色閉環。”
公司負責人表示。
更多國資央企精彩動態
盡在國資小新視頻號
———— / END / ————
責任編輯丨劉一鳴
校對|陳婷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灝然
內容來源|中國節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