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聲稱,五角大樓正在向日本和澳大利亞施壓,說如果美國和中國因臺灣問題爆發(fā)戰(zhàn)爭,日澳兩國將對此進行表態(tài)。一時之間,令外界錯愕。雖然說日本和澳大利亞都是美國的“忠實盟友”,但這種公然推動盟友表態(tài),還是非常罕見的。對此,日本防衛(wèi)省表示,對于“臺灣緊急事態(tài)”這種假設性問題“難以作答”,并且強調任何因應措施都將依據憲法、國際法以及國內法令與規(guī)定。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也婉拒了美方的要求。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日本,澳大利亞則是在訪問中國期間,婉拒的美方。
這次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抵達上海,是展開的為期7天的訪華之旅。而從公開行程來看,阿爾巴尼斯此訪的重頭戲是經貿合作,尤其是在綠色能源、高科技和供應鏈安全等新興領域。從這個角度不難看出,澳大利亞如今非常需要經濟確定性,而中國不僅是其最大的貿易伙伴,還是能夠帶來實際增長的合作對象。數據顯示,中澳貿易為澳大利亞創(chuàng)造了近60萬個工作崗位。可見,這一成果讓阿爾巴尼斯決心進一步擴大合作增強澳經濟韌性。為此,他率領14人的商業(yè)代表團訪華成員涵蓋礦產、銀行、能源、制造等澳經濟核心領域,足見其對此次合作的重視。
除經濟層面,阿爾巴尼斯的舉動更釋放出明確政治信號:澳大利亞要自主決策,不再事事追隨美國。過去幾十年澳大利亞外交深受美國影響但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理念讓包括澳在內的盟友日益不安。在貿易上澳大利亞未能躲過美國關稅大棒“奧庫斯”協(xié)議也頻頻被美國單方面重新評估。這種背景下阿爾巴尼斯選擇先訪華再訪美走出“澳大利亞方式”路線無疑是對外傳遞的清晰姿態(tài)。至于在訪問中國期間拒絕美方,不難看出是在變相的給我國送上“見面禮”。
關于美方在臺海問題上的施壓,澳大利亞國防工業(yè)部長康羅伊表態(tài)得很明確:不接受假設性討論。說白了,就是一句話,別逼我表態(tài)。這種拒絕“站隊”的言論,和阿爾巴尼斯加強中澳合作的舉動結合在一起,其實就形成了一種微妙但堅定的態(tài)度,即澳大利亞今后要自己做主,不再事事緊跟美國的步伐。這么來看,那特朗普擔心的事情可能就真的要來了。事實上,這就是特朗普長期擔心的情況。早在其第一任期,他就極力推動 “美澳一體化” 防務結構,試圖以“安全換忠誠”壓制盟國自主性。
如今其親信科爾比借臺海議題施壓盟友,但澳大利亞堅持“主權優(yōu)先”這一變化凸顯美國霸權正在失去黏性。更關鍵的是美國內部對臺政策本就不統(tǒng)一。科爾比曾在聽證會上坦言臺灣并非美國“生死攸關”的利益,貿然承諾安保只會激化與中國沖突得不償失。盟友們看得很清楚,連美國自己都沒明確底線怎么能指望他們火中取栗?這也解釋了阿爾巴尼斯為何“不見特朗普先到中國”。
對澳大利亞來說,與中國的合作可測、可控、可收益,而美國的“防御邊界”連美國人自己都沒確定。因此,此次訪華既是主動外交選擇,更是現實主義考量。阿爾巴尼斯深知在多變世界里穩(wěn)定、發(fā)展、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才最可靠。當然了,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次澳大利亞總理訪華,也沒有帶來什么驚天動地的協(xié)議,但其實他所表現出來的態(tài)度已經讓美國政府感覺到很慌張了。尤其是特朗普,他那套“脅迫性施壓”的手段,在今天已經越來越沒用了。
參考資料:
美官員壓日澳就“臺海沖突”表態(tài)遭拒【參考消息】
澳大利亞總理訪問上海時稱期待深化務實合作【商業(yè)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