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海河日記,AmphibiaWeb,Wildlife Institute of India。
雨后池塘現大量怪蛙
今天要圖解的這個視頻第一眼我還以為是Ai或者是玩具,因為視頻中出現的青蛙呈現出了飽和度很高的金黃色,但它們又明顯不是水族市場常見的金蟾之類的物種,其身體特征更像是牛蛙那一類的物種,因為身體粗短,體型不小的樣子。另外行動規律很自然,應該沒有什么玩具可以達到這樣流暢的動態。
這個視頻是2025年6月23日,由IP地址是福建的博主“@海河日記”發布的,這個博主真的厲害,雖說都是搬運的視頻,但流量總是特別高,我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圖解他的視頻了。
書回正題,視頻中有大量金黃色的青蛙聚集在一起,它們不算太活躍,很多青蛙都只是往附近爬了幾步,然后就呆立在原地。它們應該是有意識地聚集在一塊的,就算是人為丟在這里,按理說也不至于如此冷靜。
仔細觀察后,我終于發現了它們可能的目的——交配繁殖。你看我截圖放大的這個區域,這兩只青蛙明顯是在交配,金色個體壓在淡褐色個體身上,兩只前爪死死地扣緊,應該是在確保受精的成功。
但是為什么它們顏色差異這么大?很多網友因為從未見過這種青蛙,于是本能地認為是外來入侵物種。再看這種青蛙離譜的顏色,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動物世界》等自然節目中經常提到的劇毒物種——箭毒蛙!如果真的是箭毒蛙,這種配色應該是黃金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is)。
然而我前面說過了,這種青蛙的形態更像是牛蛙,百分百不是箭毒蛙!黃金箭毒蛙雖然已經是箭毒蛙中相對較大的品種了,但是也就是3.5厘米左右長,光這個識別特征就能排除可能性了。而且黃金箭毒蛙的體色更偏向橘色,四肢更細,身體也沒視頻里的青蛙這么厚重。
有些網友看到視頻中的交配行為后,表示這種青蛙壓著的是本土的青蛙!物種壓根就不一樣,是在欺負本土青蛙!甚至有人發現視頻中有三對有類似交配行為的青蛙都是這樣的配置,就是上面是金色青蛙,下面是淡褐色的。
實際上它們就是同種的青蛙,而且這個視頻大概率也不是國內拍攝的。
印度牛蛙
見多識廣的網友很快就認出了這是印度牛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也叫印度虎紋蛙。這個物種的雄性和雌性的顏色差異確實就是這么大,不過僅限于繁殖期。
印度牛蛙是南亞及東南亞地區一種兩棲動物,算是大型兩棲類物種了,它們的最大體長可超過15厘米。其主要在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及斯里蘭卡等地的淡水水域中生活。令人意外的是,平時它們的顏色其實是綠色或者淺棕色的,這樣的顏色比較適合作為保護色,使它們隱匿于植被與水塘中。
但是到了每年的6~7月,其分布地的雨季來臨,印度牛蛙進入了繁殖高峰期后,雄性印度牛蛙的體色會突然快速改變,從淳樸的配色變得極盡奢華的亮黃色,有些發育好的個體甚至聲囊會變成深藍色,非常的浮夸。然后它們就會在積水的田野或池塘中尋找配偶。
下面這圖就是它們交配的畫面,可以看到雄性體型遠小于雌性。雄性的身上也并非完全是金黃色,也會有些綠色或褐色的斑點。今天圖解的視頻拍攝距離太遠就看不到這些細節。
之所以搞成這樣,是為了更好地向雌性展示自己,這點大家都能猜到吧?更鮮艷的顏色更容易被雌性識別,也向雌性證明“我的基因比較好!”,因此來爭取繁殖。雄性看到顏色很亮的同類后,就會自愧不如,因此也能減少直接沖突。
跟箭毒蛙不同,箭毒蛙的鮮艷配色是用來警示潛在獵手,告知本身具有的劇毒,這能規避大部分威脅。而印度牛蛙的變色行為不過是季節性的,身上是沒有毒性的,它們的繁殖期這么鮮艷甚至會變得更容易被鳥類或者人類捕捉。
交配結束后,雄蛙就會變得樸素,重歸環境隱蔽狀態。
我國是否有印度牛蛙?
關于這個問題,我查詢了好多資料后,發現官方引種記錄中沒有提及印度牛蛙;印度牛蛙也未列入中國水產名錄或養殖推廣品種;上面說的它們的生態風險也與國內管控重點不符。
所以可以確認我國應該是沒有作為經濟物種引進養殖過印度牛蛙的。
也還好是沒有引入,因為印度牛蛙如果作為外來入侵物種,那還是蠻可怕的。它們的食欲相當離譜,其食譜涵蓋昆蟲、小鳥、老鼠,甚至其他蛙類及同類蝌蚪!還是蝌蚪的適合就會去獵殺其他小型蛙類的蝌蚪。因為太能吃了,所以它們的擴張非常快,近年研究發現,該物種已從南亞擴散至馬爾代夫、馬達加斯加等地區,成為了這些地區不可忽視的潛在威脅。
我們現在吃得最多的外來引入牛蛙是1959年從古巴首次引進的美洲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后續推廣養殖的品種包括沼澤綠牛蛙、西方牛蛙等,均屬美洲牛蛙的養殖變種。
所以這個視頻大概率是從外網搬運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