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到,伏天來,進入小暑以后,三伏天也越來越近了。暑熱交加的天氣里,人們的食欲都比較差,相比之下,素菜顯得更加開胃,所以在三餐中,都要準備一兩個素菜。不過屆時人們的代謝快,消耗多,能量流失也是持續的,所以在蔬菜的選擇上也要講究些。要以當下應季為主,同時也要選擇營養豐富的,而新鮮度越高,也就意味著更加美味。所以看似充盈的夏日菜市場,買菜也是有技巧的。
老媽的菜園里一直種著很多的菜,前兩天就來送了一次,由于家里有小孩子,老媽特意對我叮囑了一番,夏天的菜也并非都應季,有的菜看著新鮮也不一定健康,然后就跟我列舉了5樣,提醒我貴賤都不要吃。這幾樣我家里人還都挺喜歡吃的,這段時間都不打算再買了。下面就來看看是哪4樣吧,有你愛吃的嗎~
1、發青的西紅柿
基于小時候對西紅柿的印象和理解,其剛結果時為青綠色,在逐漸成熟的過程中會循序變紅,尤其是果梗的部分,往往一直帶著些綠色,我一直以為這是自然成熟的標志。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理解的,甚至有的人會專門買這種發青的西紅柿來吃。
不過事實上并非我們想的那樣,三伏天越來越近,濕熱的天氣里,熟透的西紅柿會很不耐放,容易腐爛。所以人們通常會在其還比較青的時候就摘下來,這樣可以保存很長時間。而經過保存后,其會變紅一些,但這樣的西紅柿往往不會很均勻,青一塊,紅一塊。切開后會發現,里邊汁水不多,吃著也沒有酸甜味兒,很寡淡,口感也比較綿軟,像棉花一般。所以碰到這種發青的西紅柿,盡量別買,更不要多買。
2、菜花
從季節上來看,菜花也還算應季,其獨特的口感,加上十足的營養,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它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菜,本身就容易招蟲子,而在三伏天這樣的濕熱氣候里,蟲子也就更多。為了避免被蟲子咬,勢必需要噴灑農藥,而蟲子越多,也就意味著需要人們干預得更多。所以說這個季節的菜花最好少吃。若是特別想吃的話,一定要仔細清洗,并且用小蘇打浸泡,再經焯水。這樣處理后,吃起來才相對健康些。
3、有味道菌類
這是一種特殊的食材,其基于植物與動物之間,有著肉類一般爽滑的口感,也如蔬菜般富含纖維素,有助于消化。其品種多,味道鮮美,很多人喜歡吃,經常用來煮湯,炒菜吃。不過菌類屬于十分不耐放的食物,尤其是在又濕又熱的氣候里,很容易變質變味。
雖然菌類本身多多少少都有著一些味道,但我們在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若是比較濃郁,刺鼻,或是有酒精味,十有八九是變質了,這樣的一定不要買。即使烹熟后,異味也不會消散,吃著也不健康。
4、大白菜
秋冬季節里,它是餐桌的主力軍,那個時候的大白菜,人們吃不夠,水潤多汁又鮮甜,咋做都好吃。雖然現在菜場里也一直都有,不過這個季節里長出來的,口感和味道都比較差。前兩天,孩子爸就買了一棵,無論怎么做,都沒有秋冬季節里的好吃,甚至還會發苦。應季而食真的是很重要的智慧,想吃大白菜的話,還是等到秋后吧。
5、蒜苔
其是大蒜的一種產物,味道也如蒜一般,吃起來比較開胃,且人們將其視為“天然青霉素”,有助于抗菌殺菌,消炎增免疫,經常會買來吃。不過它也是有著明顯的季節屬性的,通常是在5月份前后,集中上市,那個時候非常鮮嫩,簡單扒拉幾下就熟,而且吃起來特別嫩,還帶著一點鮮甜味兒。
而到了現在,蒜苔已經比較老了,而且也經過了長時間的保存,所以纖維會比較粗,嚼起來明顯比較柴,而且也沒有什么鮮香味兒。當然在保存時,營養也會流失,所以說到了三伏天里也就更沒必要吃了。
當然三伏天里的應季菜也有很多,豆角,絲瓜,黃瓜,茴香菜,茄子,土豆等,這些新鮮又好吃,營養也充足,對身體好,我們可以多吃些。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