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援引半島電視臺報道,伊朗媒體披露,總統佩澤希齊揚在內閣會議中遭遇以色列導彈襲擊,腿部受輕傷。這次襲擊讓伊朗高層震動,也把以伊之間的對抗推到了風口浪尖。
事情發生在德黑蘭西部一棟政府大樓的低層。當時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正在進行,總統、議會議長、司法部長等高級官員都在場。以色列發射了六枚導彈,專門瞄準大樓的出入口,目的就是封鎖逃生路線,切斷空氣流通。爆炸之后,大樓一層電源被切斷,不過官員們通過預先準備好的應急出口成功撤離。佩澤希齊揚在撤離過程中腿部受傷,其他多名官員也有不同程度的擦傷。這次襲擊的模式和以色列之前刺殺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的行動很像,手段夠狠也夠精準。
佩澤希齊揚(資料圖)
伊朗方面已經開始調查,懷疑內部可能有內鬼。畢竟以色列能掌握會議的具體時間和地點,情報準確性太高了。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在7月7日的采訪里也提到,以色列是通過“間諜提供的情報”得知他的位置。這讓人不禁想起以色列過去針對伊朗的一系列暗殺行動。從2007年到2020年,至少有7位伊朗“國寶級”核科學家遭以色列暗殺,有的是在下班走向汽車時被遙控炸彈炸死,有的是在家中睡覺時被特殊武器殺害。以色列的摩薩德為了這些行動,往往潛伏數年,收集情報、部署人員,手段層出不窮。
以色列這次對總統下手,背后的動機也很明顯。一方面,伊朗的核計劃一直是以色列的心頭大患。以色列國防軍稱,伊朗擁有足夠的濃縮鈾,可在幾天內制造出15枚核彈。雖然這個說法有夸大的成分,但以色列確實擔心伊朗獲得核武器會改變地區力量平衡。另一方面,以色列想破壞正在進行的伊核談判。2025年4月以來,美伊在阿曼的斡旋下舉行了多輪間接談判,但雙方在鈾濃縮問題上分歧很大。以色列基本認定,任何潛在協議都難以達到自己的預期,所以通過軍事打擊來迫使伊朗妥協。
伊朗這邊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伊朗高級官員表示,以色列將為這次暗殺企圖付出代價。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在采訪中明確指責以色列,還說伊朗依然愿意重啟與美國的核談判,但對談判的前景很擔憂。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也放出狠話,稱會徹底摧毀以色列政權。不過伊朗目前的反應還算克制,沒有采取大規模報復行動,可能是不想給美國介入的理由。
佩澤希齊揚(資料圖)
國際社會對這次事件也高度關注。聯合國人權高專沃爾克·圖爾克發表聲明,對平民傷亡表示擔憂,呼吁雙方保持克制。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聯合國會議上強烈譴責以色列,稱其犯下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而以色列駐聯合國代表則期待歐洲外長在與伊朗的會談中采取“堅定立場”。美國雖然沒有直接表態支持以色列,但在以色列發動襲擊前,曾向其運送了300枚“獄火”導彈,這也讓人懷疑美國是否在背后默許了這次行動。
話說回來,伊以之間的對抗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從2010年的“震網”病毒攻擊伊朗核設施,到2020年蘇萊曼尼遇刺,再到這次總統遇襲,以色列對伊朗的打壓從未停止。伊朗也不是吃素的,通過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等武裝派別,在中東各地和以色列較勁。這次事件可能只是雙方長期博弈中的一個節點,未來局勢會怎么發展,還很難說。
現在,伊朗國內有聲音懷疑高層有內鬼,畢竟以色列的情報太準確了。如果真的有內鬼,那對伊朗來說可是個大麻煩。不過伊朗的情報機構也不是吃素的,6月15日,伊朗警方就在厄爾布爾士省逮捕了兩名為以色列摩薩德工作的特工,還繳獲了炸藥和電子設備。這說明伊朗也在加強內部防范,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佩澤希齊揚(資料圖)
總的來看,這次以色列暗殺伊朗總統的事件,是伊以長期對抗的一個縮影。以色列試圖通過軍事手段削弱伊朗,而伊朗則在尋求反擊的同時盡量避免局勢失控。國際社會的態度也很關鍵,如果美國繼續支持以色列,可能會讓局勢更加緊張。未來,伊核談判的進展、伊朗的報復行動以及國際社會的斡旋,都將影響著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穩定。這場博弈還遠未結束,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