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大竹縣天城鎮,一片片苧麻與玉米套種地郁郁蔥蔥,當地政府巧妙利用苧麻與玉米的生長特性差異,創新推廣“苧麻+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讓傳統耕地煥發“一地雙收”新活力。
在基地內,苧麻行距拓寬,玉米在苧麻的天然遮蔭下長勢旺盛。據介紹,為了充分挖掘農田價值,天城鎮經過反復試驗,才探索出這套高效組合,即利用高大的玉米為喜陰的苧麻幼苗撐起“遮陽傘”,有效減少雜草滋生。待玉米收獲后,快速生長的苧麻則充分利用空間與養分,實現無縫銜接。這種“高低搭配、時空互補”的智慧農法,讓每畝土地效益顯著躍升。
大竹縣天城鎮中和村 黨委書記主任 鄒亮:之前種玉米怕旱,種苧麻怕荒,現在兩樣套著種,麻蔭給玉米打傘,玉米稈給麻田增肥。我們今年共流轉土地200余畝,預計每畝增收1500元,這種套種模式不僅能夠提升農田綜合產出,也能促進農戶增收。
這類套種模式不僅顯著提升農戶收益,更蘊含多重生態與經濟價值。為保證套種模式的穩定性,天城鎮政府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不僅組建技術服務隊深入田間,提供選種、栽植、管理全程指導,同時積極協調農資供應,保障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及時到位。
大竹縣天城鎮人大主席 張平:我們采取‘三統一保’措施,即統一規劃種植帶、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訂單收購,并引入農業保險兜底。目前全鎮已建成200畝以上示范片4個共計1100余畝,套種玉米增收165萬元,帶動農戶400余戶。玉米收割后,我們接著就點秋洋芋,讓土地沒有閑置期,進一步提升土地產出效益。”
來源:大竹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