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決賽給人一種戛然而止外加大水倒流的感覺,大巴黎之前氣勢如虹,一路過關斬將,無人能擋,甚至,在世俱杯賽場玩起了4:0主義。小組賽的馬競,淘汰賽的邁阿密國際,皇馬,都被大巴黎用4:0的方式羞辱。尤其是半決賽對皇馬,大巴黎制造了碾壓局,似乎已經提前預定了冠軍。
另一邊,切爾西的晉級之路則平緩得多,不聲不響。一方面,切爾西沒打出過4:0這樣的大比分,另一方面,不得不說,切爾西進入了一個相對平和的分區,淘汰賽他們先后擊敗本菲卡,帕爾梅拉斯,弗魯米嫩塞,都談不上超級強隊。對比一下大巴黎所在的半區,皇馬尤文多特蒙德拜仁悉數在列,突出重圍的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所以不管從哪個層面來說,大巴黎都是決賽更被看好的一方。也正因為如此,這場3:0才這么令人意外。
關鍵是,大巴黎剛在半決賽4:0掀翻了皇馬,這么好的勢頭,居然在決賽中遭到攔截,并且,輸了0:3。這種對比實在太明顯了,前前后后,大巴黎和這種顛倒的勢能,積累到了7個球。
歷史上,不管什么大賽,一般來說,你半決賽能打出大比分的勝利,那么決賽大概率能借著這個勢頭,取得不錯的結果。比如2014年世界杯的德國,半決賽7:1狂勝巴西,而決賽他們也收獲了不錯的運氣,加時賽1:0擊敗阿根廷。其實,半決賽能打出大比分,就已經是小概率事件了;而決賽,再輸一個大比分,概率更是小之又小。
21世紀以來,我能想到的例子,只有一個。
那是2007年美洲杯,阿根廷。
半決賽,阿根廷遇到了對自己來說最舒適的對手,墨西哥。如果說墨西哥曾是巴西的克星,那么阿根廷則一直是墨西哥的克星。遠的不說,2022年世界杯,關鍵時刻,不就是墨西哥保了阿根廷一條命嗎?而2006年和2010年兩屆世界杯,阿根廷也都是踩著墨西哥打進八強的。
所以那屆美洲杯,阿根廷遇到墨西哥也不含糊,一場3:0,干脆利索,兵不血刃打進決賽。
反倒是巴西,半決賽打得異常艱難,和烏拉圭打成2:2,最終點球大戰僥幸過關。
如果非要橫向對比勢能的話,那么當年巴西就是切爾西,阿根廷就是大巴黎。值得一提的是,小組賽阿根廷三戰全勝,展現出了冠軍相,倒是巴西,在小組賽輸給墨西哥,屈居第二,也進一步強化了墨西哥的克星人設。
但是決賽,阿根廷居然被巴西3:0擊敗。
這的確很像這次世俱杯,大巴黎0:3不敵切爾西。阿根廷先是半決賽打出大比分,雖然3:0比4:0少一個球,但顯然是要納入大比分的范疇的。而決賽,阿根廷把3:0的良好勢頭全部交出去了,換來的倒反天罡的0:3。這種半決賽和決賽的能量極致轉換,的確是足球史上少有的。
而且,早在2004年美洲杯,阿根廷就在決賽輸給了巴西,但當時他們90分鐘和對方打成2:2,最終點球大戰告負。而2007年美洲杯決賽,阿根廷直接輸了個大的。一如他們2005年聯合會杯決賽,1:4不敵巴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