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消息,7月14日,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的一席話讓國際輿論嘩然。他在公開場合宣稱中國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僅是“做做樣子”,要求中方“率先實現無核化”以展現誠意。此言一出,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大校次日便作出回應:“菲方某些人經常對中方維護地區和平的努力無端攻擊抹黑,令人費解。”這一表態直擊問題核心——菲律賓究竟在扮演什么角色?
中國核政策本就堪稱大國典范。作為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且“無條件不對無核國家及地區使用核武器”的核國家,中國的核戰略始終聚焦于防御性威懾。全球核武庫規模對比中,中國遠非最大擁有者。特奧多羅的言論既無視事實邏輯,更違背東南亞國家建立無核區的共同愿景,顯得格外刺耳。
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資料圖)
戲劇性的是,就在特奧多羅對華“耍橫”的同一天,他本人后院起火。菲律賓《馬尼拉時報》7月14日曝光重磅消息:這位國防部長竟持有馬耳他護照,涉嫌違反菲律賓憲法“禁止公職人員擁有雙重國籍”的鐵律。更諷刺的是,其馬耳他公民身份被指通過該國“黃金護照”計劃購得——需向馬耳他政府捐獻至少60萬歐元(約合3964萬菲律賓比索),并宣誓效忠馬耳他。菲律賓民眾這才驚覺,他們高度警惕的防長,關鍵時刻是否會優先效忠別國?
特奧多羅的政治危機絕非孤立事件。作為總統馬科斯的親密盟友,他近期積極推動美日澳菲構建“單一戰區”軍事協作框架,試圖將東海、臺海與南海連成一體施壓中國。然而當這位防長自身立場存疑,其主導的軍事戰略還能否代表菲律賓國家利益?馬科斯政府面臨信任崩塌的危險——當國家安全掌舵人可能隨時“抽身離場”,民眾對政府的信心還剩幾分?
馬科斯(資料圖)
日本卻在這敏感時刻給菲律賓“遞刀子”。6月新加坡防長會晤期間,日菲雙方確認推進一項軍售計劃:日本擬向菲提供6艘二手“阿武隈”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2500噸)。盡管日媒包裝其為“單一戰區”戰略支撐,但本質是日方借機突破武器出口限制。通過所謂“聯合研發”名義規避日本《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這批服役超三十年的艦艇更像政治投名狀。日本試圖以二手武器撬動東南亞軍貿市場,菲律賓則成了其地緣布局的試驗田。
菲律賓的軍事野心看似雄心勃勃。其“地平線3”軍備計劃豪擲350億美元,涵蓋潛艇、戰斗機等高端裝備。然而現實冰冷刺骨——菲律賓空軍司令科杜拉近期坦言,未來一二十年菲軍力都難與中國抗衡。花2.8億美元單價采購美制F-16戰機?這筆錢足以拖垮菲有限國防預算。而接盤日本二手護衛艦,在南海博弈中更是杯水車薪。
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資料圖)
中方態度始終清醒而堅定。中國外長王毅不久前在東亞外長會上意味深長地提醒:“當別人的馬前卒,最后就會成為犧牲品。”特奧多羅的“雙重國籍”鬧劇,恰為這句箴言添上現實注腳——當菲律賓政客甘為域外勢力沖鋒陷陣,民眾收獲的只有戰略透支與信任危機。南海和平需要地區國家共同守護,而非某些政客表演個人秀的舞臺。
國防部那句“令人費解”的表態,道出了區域國家對菲律賓角色迷失的集體困惑。當防長國籍成謎、政策邏輯荒誕、軍購選擇矛盾,菲律賓的“安全焦慮”正被少數人異化為政治賭注。歷史的指針不會為投機者停留——真正的地區安全,終究要建立在獨立自主的國家意志之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