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宴席
中國人吃席天花板!
中國人的宴席,意義非凡。我們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可以用幾場宴席扼要地概括,盡管最初與最終的那兩場,自己并無緣享用。
無論是五星酒店里精心打印出彩頁菜單的體面宴會,還是塑料大棚里、親朋們熱火朝天忙活出來的鄉村大席,主家之盛情,往往體現為一城一地最尊貴上等之佳肴美味,吃席吃席,吃得當然不只是面子和人情,還有真真切切的口腹之欲。
福建鄉間宴席,塑料棚下的低調奢華。
攝影/張國強
中國廣大,各地宴席之名目、菜色堪稱天差地別。西北人的羊,東北人的大肘子,沿海人的東星斑,廣東人的雞,河南人的大鯉魚,河北保定人的驢……風物薈萃,因地制宜,本無分高下。但,如果我們非要把各地的酒席拿出來排著隊相互比一比,動輒百桌千人歡聚,每桌鋪滿龍蝦、海參、鮑魚等名貴海鮮的福建宴席,其菜色之華美、風俗之厚重,正可以說是冠絕各省!
在福建吃席,高端海鮮管夠。
圖/大搜羅
一場宴席,龍蝦青蟹任吃管飽!
福建宴席上所吃的食物,標準之高,品類之盛,分量之大,足以讓第一次參加的外地人震驚。當你揣著吃燒雞、大肘子、紅燒肉的預期欣然參加,一桌吃下來,摸著飽脹的肚皮,你絕對會暗暗慚愧:禮隨少了!
在福建最富裕的閩南地區,隨意闖入一場鄉村婚宴,都會把東海龍王鼻子氣冒煙。沒錯,那里仍然有掛著塑料絲帶的充氣彩虹門、塑料大棚、塑料布蓋著包漿的圓桌子,一群大媽穿梭其間……然而,廉價的不銹鋼大盆里裝的不再是四喜丸子和大燴菜,而是如山的大龍蝦,蒸籠里端出來的是滿膏的大青蟹,鄉廚的炒勺里是巴掌大的鮑魚,燉盅里裝的是頂配的佛跳墻,一間普通的村屋,此時已經可以完虐北上廣的任何一間高級海鮮酒樓。
龍蝦、東星斑、佛跳墻,
都是福建宴席的頂流好菜。
攝影/程以豪、王洪斌、城市穿梭客
當然,得天獨厚的福建人在日常生活里也沒少吃海鮮,宴席上的海鮮主要是在數量上讓人應接不暇,對外地人形成絕對碾壓的生猛大餐,對本地人而言無非一場嘌呤大試煉。然而,即使你平時就不缺清蒸東星斑吃,仍很難抵抗福建宴席上紅蟳(xún)飯的誘惑。
福建沿海雖然城市并不算太多,但省城福州、寧德、莆田,再加上閩南廈漳泉,即便食俗各異,卻幾乎都會選擇紅蟳飯作為一場體面宴席的壓軸菜。紅蟳即一種肥大到一定程度的青蟹,因為算上鉗子有十只腳,代表著十全十美,加上八寶飯更是疊滿了吉祥的buff。
濃縮極致鮮味的紅蟳飯。
攝影/張國強
混合著各種餡料的八寶飯鋪在新鮮荷葉上,紅蟳斬卸開來堆在飯上,大火蒸熟,蟹的鮮味滲入精心調配的飯中,此時蟹已不再是真正的主角,飯反而最為搶手。類似的還有海鮮冬粉,一大盤端上桌,海鮮倒是有的是,泡著濃郁海鮮汁的冬粉一不小心就會被夾光光。
當然,一場宴席上全是海鮮未免會顯得乏味,福建人非常懂得在其間穿插點綴,平衡口味,譬如,閩南有婚宴上有種冷菜皮蛋卷,用鴨肉包裹著皮蛋,和北方的松花雞腿很像;又如軟爛入味、頗受歡迎的大鍋燉豬腳。在當代福建人的婚宴上,也常常出現烤羊排這樣的純正北方硬菜,大概物以稀為貴,對本地人來說,這種以前沒怎么見過的豪橫美食非常有面子。
燉牛肉是福建宴席的重要配角。
攝影/程以豪
到了偏西的山區,閩客交融的地區,海鮮的地位開始逐漸下降,雞鴨的地位開始上升,尤其是山中閹雞,肉質細嫩而鮮美,絕對是禽類中的極品。鹽水鴨同樣受山中閩人喜愛,逢年過節、以及遇到盛大的席面,桌上一定要有咸水鴨,大概從古代的祭祀傳統延續而來。福建咸水鴨與南京鹽水鴨的做法完全不同,所用的鴨子也更加肥大老成,整鴨煮熟晾干,皮上蘸滿粗鹽粒,其火候與工藝考究,使其既有濃郁的鴨香味卻又不失肉質的軟嫩,回味無窮。
福建客家宴席里,雞是重要主角。
攝影/喜東東
閩地的山區也出產很多珍貴的菌菇草藥,宴席上自然少不了各種草藥山珍煲湯的身影。這樣的菜在宴席的桌上往往排在受歡迎的第一位,畢竟生猛海鮮、大魚大肉太容易吃膩,但令人口有回甘、身心愉悅的燉湯,卻是實實在在的百喝不厭。
一場熱熱鬧鬧的宴席,自然需要圓滿的尾聲——這就是福建的各式特色甜品、甜湯。像是閩南宴席“頭尾甜”里的“尾甜”花生湯、福州宴席上的一道八寶芋泥,無不是口感軟糯,滋味綿長。這份舌尖上的甜意,也正是福建人冠絕全國的盛大宴席背后,最為素樸真實的生活之甜。
八寶芋泥為福州宴席劃上一個甜美的句號。
攝影/ YOYO
人“神”共享的福建宴席,有多重要?
介紹一下我的朋友 地道風物 ,他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 雜志,足跡遍布全國上千個市縣,只為探究中國每一寸土地的不一樣。
風物君的2000多篇原創文章,還寫了啥?
如果你發現在派出所等正式場合有一個“媽祖評理室”,請不要詫異;如果你看到考生將準考證的復印件放在供桌上一起拜,也不用慌張;如果發現路旁騎車大媽突然停下車,對著廟宇拜了一拜,再若無其事騎車離開,請謹記這是日?!驗檫@里,是閩南。
“老爺保號”的魅力,沒人不懂吧?
每年夏秋季節,是食物中毒最高發的時期。提到食物中毒大省,你肯定提前想到了最能“見小人”的云南。但真正的結果其實是……中國食物中毒省份前三甲,云南僅位列第二?
山東:“你們真的不吃發芽的土豆?”
云南:“菌子煮熟就沒問題。”
浙江:“我已經是吃河豚的老手了,這個河豚我一定要買來嘗鮮!”
不用質疑,浙江也是憑實力選入“前三甲”的!
你可能聽過這個笑話:當你跟朋友說自己心情低落,大多數人都會安慰你別給自己太多壓力、多多休息,只有廣東朋友會說你濕氣太重,甚至準備煲湯給你喝。
是的,炎熱漫長的夏季、多雨潮濕的氣候造就了廣東人對“濕”與“熱”的獨特理解。心情低落是濕氣,喉嚨痛是熱氣,消化不好是濕熱,總之一切精神和身體不適都能概括為:濕氣、熱氣、濕熱。
廣東“祛濕三件套”,你了解多少?
作為中國夜市的“鼻祖”,這里充斥著各種傳說與門派,但每一個小吃,都能讓橫穿夜市的人邁不開腿,不論是年輕人們鐘愛的炒涼粉、紅薯泥,還是本地人最愛的灌湯包、桶子雞,杏仁茶......最地道的“開封菜”,讓隔壁的“KFC”黯然失色。
這座北方城市,如何在千年前就開創了宵夜先河?
江西,在諸多吃辣大省的角逐中,被網友們熱評為“最能吃辣的省”,“連鍋都是辣的”。辣椒在江西人的生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種植辣椒,生產辣椒制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這份火辣。
到底去江西哪座城,才能領略贛菜的辣度之巔?
作為 中國國家地理 旗下的內容平臺
專業是風物君的最基礎要求
用最專業的攝影作品
最用心的文字
把最地道的中國風貌展現給你看
點擊下方公眾號
開啟你的風物之旅吧
聲明:
我們會不定期推薦優質公眾號
推廣文案版權歸屬原公眾號
本條非收費廣告
若您感興趣可選擇關注
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