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專家號到底有多難?”在上海,一位姓徐的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他急需預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院長的門診,但被告知這位權威專家因臨床與科研任務繁重,出診時間不固定,醫院也無法提前告知具體安排。徐先生形容這種狀態就像在“拆盲盒”,運氣不好可能要等三四個月。
就在他一籌莫展時,撥通了平安95511服務熱線。
“看不見的服務”背后的溫暖
電話那頭,95511坐席崗專員莘曉勤聽完徐先生的訴求后,沒有讓他陷入“每天打電話碰運氣”的焦慮。作為健康險團單高端醫療客戶,徐先生享有優先預約專家號的權利。莘曉勤當即決定,跳過傳統的“患者-醫院”間接溝通模式,直接對接專家團隊,說明患者病情的緊急性,反復溝通后爭取到了“每日信息同步”的信任。
從那天起,莘曉勤每天固定撥通助理電話,確認院長次日是否出診、是否有臨時加號名額。她用“笨辦法”以及堅持和耐心,為患者打通了一條高效通道。正如她所說:“對方知道我們是幫患者解決實際困難,慢慢就形成了默契。”
實時響應,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為了讓徐先生及時掌握進展,莘曉勤還為他開通了“專屬服務通道”:電話+微信雙渠道實時同步進展。最終,從徐先生求助到成功掛號,整個過程只用了30天,比起傳統方式可能需要的3—4個月,掛號效率提升了約30%。
當徐先生拿到印有葛院長的掛號單時,忍不住感慨:“你們比我自己還上心!以前聽說要天天打電話、守著醫院放號,現在我只需要等著接通知,真是太省心了。”
“省心、省時、又省錢”的用心服務
對莘曉勤來說,這只是日常工作的縮影。她說:“95511健康險服務不只是報銷費用,更要幫客戶打通就醫路上的‘堵點’。”通過主動對接專家資源、建立實時信息網絡、優化溝通響應流程,原本“耗時耗力”的掛號難題,變成了“患者只需確認需求,其余交給我們”的三省服務。
當坐席把患者的焦慮扛在肩上,用“笨辦法”換來“高效率”,用“主動追蹤”替代“被動等待”,“省心、省時、又省錢”便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就醫體驗升級。
平安95511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三省”服務的真正意義。我們不僅關注患者的醫療費用,更關注患者就醫過程中的每一個痛點,用專業和溫暖為患者保駕護航。正如平安的初心使命——“讓每個家庭擁有平安”,95511將繼續以專業創造價值,讓患者的就醫之路更省心、省時又省錢。(金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