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鏡汧
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有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詩《送瘟神》,作于1958年6月30日,表達的是詩人在得知江西省余姚縣消滅了血吸蟲病之后的快慰心情。但鮮為人知的是,1949年4月至1950年,在解放軍在渡江和水上練兵中,就有數以萬計的指戰員感染了血吸蟲病。
據當時駐守在江、浙、滬流行區的兩個軍、七個師的統計,感染病例有33891人。同時,流行區還有近千萬血吸蟲病人需要治療,其中包括幾十萬生命垂危、喪失了勞動力的晚期血吸蟲病人。
1955年,毛主席發出號召“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同年,黨中央發出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從中央到地方成立了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制訂了方針、政策和措施。
根據華東軍政委員會和陳毅的指示,上海專門成立了血吸蟲病防治委員會。九兵團司令宋時輪將軍任主任,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官乃泉、上海醫學院副院長顏福慶任副主任,上海醫學院流行病學教授蘇德隆任副秘書長,并抽調滬寧等地2000多名醫務工作者組成醫療隊。
谷鏡汧(右一)和國外同行交談
當時,在參與血吸蟲病研究的、上海醫學院一級教授里有一個名字,叫谷鏡汧(qiān)。谷鏡汧,1896年9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梁輝鄉楊梅潭村。1922年同濟醫科畢業,后留學德國,獲海岱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后,先后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后學校改名作上海醫學院)、中央醫學院、中正醫學院、廣西醫學院、同濟醫學院等國內各家醫學院任教。
1942~1944年,谷鏡汧在宜賓同濟大學執教時,對流行于川南的痹(bì)病進行了研究。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親自動手,飼喂動物,夜以繼日地進行實驗研究,最后終于揭開了痹病的真正原因——食鹽中的硫酸鋇中毒。
谷鏡汧對于尸檢有著執著的追求。早在上海醫學院建校初期,紅十字會醫院(今華山醫院)偶有尸檢,他就不分晝夜,從市郊吳淞乘火車趕到醫院停尸房做解剖。
為了做一個新生兒解剖,他不惜手拎提籃、肩背解剖器械步行數十里。在上醫內遷重慶期間,他已年近半百,仍經常在深夜微弱的煤油燈或手電照明下開展尸體解剖,與同事們一起開臨床病理討論會。
建國后,為發展及推動尸檢工作,他利用一切機會向社會各階層疾呼。1950年,他在《大眾醫學》、《中華病理學雜志》上發表文章,發起簽名運動,促進知名的科學家、社會名流生前立下遺言,志愿死后作尸體解剖。
遺體捐獻:顏福慶教授夭折的雙胞胎孫女
在市政協會上他也多次發言,重申這件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各級領導支持及臨床醫生協作,使教研室尸檢工作取得很大發展,為學校、醫教積累大量珍貴病理標本,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種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的病理標本陳列室。
在身患重病的彌留之際,他仍念念不忘自己死后遺體要做解剖,還殷殷囑咐解剖時要仔細觀察他的心臟、血管、腎上腺。
1968年7月19日,谷鏡汧因應急性胃潰瘍大出血病逝于上海。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一切、貢獻給了祖國的醫學科學事業。此去半個多世紀,如去惟愿谷先生在天之靈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