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白宮南草坪上,特朗普面對記者鏡頭拋出驚人言論:“我不站在任何人一邊。”當被問及是否支持烏克蘭時,這位美國總統的回應讓全場嘩然。就在前一天,他剛向普京發出50天停火“最后通牒”——若9月前達不成協議,美國將對俄征收100%關稅。
戲劇性的是,特朗普一面否認《金融時報》曝光的“鼓動烏襲擊莫斯科”通話,聲稱“烏克蘭不應打擊莫斯科”,一面卻宣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輸送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愛國者”導彈系統,德國等7國已加入軍援計劃。這種自相矛盾的姿態,連俄副外長格魯什科都直呼“莫名其妙”。
一、最后通牒背后的雙線博弈
特朗普的“50天停火令”看似強硬,實則暗藏玄機。白宮官員緊急澄清:若期限屆滿,美國不僅對俄征收100%關稅,還將對購買俄石油的國家加征“二級關稅”。這一招直指印度、土耳其等俄油大買家,可能引發全球能源市場地震。
然而軍事上,特朗普卻給烏克蘭開綠燈。他高調宣布將向烏運送17套“愛國者”防空系統,部分裝備“數日內抵達”。北約秘書長呂特證實,德、芬、荷等7國正通過北約渠道加速武裝烏克蘭。這種“邊威懾邊供武”的策略,被莫斯科斥為“證明北約對和平毫無興趣”。
二、俄冷眼旁觀,烏加緊備戰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俄羅斯的回應堪稱冰點。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直言:“最后通牒不可接受”,若外交失敗,特別軍事行動將繼續。更諷刺的是,俄羅斯股市IRUS指數在特朗普講話后應聲大漲2.73%,投資者押注制裁雷聲大雨點小。
烏克蘭則借機強化戰備。議會以320票贊成第16次延長戰時狀態至11月5日,同時批準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烏方辯稱:俄非締約國享有“不對等優勢”,退約是為“有效自衛”。此前俄軍對基輔發動10小時超長空襲,出動400架無人機,烏軍急需地雷阻滯俄裝甲部隊推進。
三、談判羅生門,誰是和平絆腳石?
俄美在談判責任上互相踢皮球。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喊話:“正等待烏方提出談判日期”,但歐美決策“像在鼓勵烏克蘭繼續戰爭”。而2月澤連斯基提議的美烏俄歐“四方和談”,俄方以“總統無權談判”為由拒絕。
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3月曾宣稱收到澤連斯基“愿和談”的親筆信,克宮當時稱之“積極”。但7月13日,澤連斯基突然以“換俘未完成”為由暫停談判,專家分析實為等待美援到位增加籌碼。這場外交迷局中,歐盟卻陷于制裁疲勞——第18輪對俄制裁因匈斯兩國反對卡殼,內部已開始非正式討論第19輪方案。
戰火中莫斯科股市為何不跌反漲?市場看穿了紙老虎——50天空窗期足夠俄軍發動新攻勢,二級關稅更可能傷及美國盟友。當特朗普向媒體炫耀“與普京通話很愉快但毫無意義”時,基輔街頭救援隊正從炸毀的居民樓抬出遺體。
網友熱評:搞經濟的永遠不會搞軍事!拿關稅當大棒,卻送導彈當胡蘿卜,這算盤珠子都崩到前線戰壕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