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女籃亞洲杯小組賽剛打到B組,日本隊就被澳大利亞狠狠“攔了一道,67比79的比分聽起來不算血崩,但場面上日本隊確實沒有什么討價還價的余地,這場球說是“老對手的再一次交鋒,但這回日本真的沒能掰回來,整個過程里能看出兩隊風格的鮮明對撞,也能看出日本隊現在的短板正在被無限放大,球迷們看完估計心里都得嘀咕一句:這陣仗,怎么感覺有點熟悉又有點無力感
回頭看這組對陣,其實有點“冤家路窄的味道,日本和澳大利亞這幾年在亞洲杯碰面次數不少,互有勝負,但每次都打得焦灼,各自的風格特點也都被研究透徹,這場球開局日本明顯想打快,幾個回合都試圖用小快靈的節奏沖擊澳大利亞的高大陣容,Kokoro Tanaka和Stephanie Mawuli都是日本的老面孔了,今天也算是拼盡全力,但現實就是——對方籃下那幾棵大樹橫在那里,想輕松突進去基本是不可能的
說實話,日本隊的傳切配合還是老味道,進攻套路多、球員配合默契,偶爾能打出幾波賞心悅目的快攻,尤其是Norika Konno的籃板拼搶和Tanaka的突破,給了對手一點壓力,不過這點優勢很快就被澳大利亞用身體對抗給“消化掉了,反觀澳大利亞這邊,壓根不著急跟你拼速度,就是一板一眼地打陣地戰,Sara Blicavs和Miela Goodchild輪番沖擊日本內線,外線手感一般但籃下效率高,這種打法說白了就是“磨你,日本隊體能消耗也比對手大,久而久之就跟不上了
其實看數據就懂了,日本隊三分命中率還是有,但籃板比對方少太多,尤其是后場籃板經常被二次搶到,這就很麻煩了,防守端日本隊的人盯人做得不夠堅決,經常出現漏人或者協防不到位,澳大利亞隊抓住機會就是一波流拉開分差,場面上看日本隊一直在“追分,但差距始終沒能縮小到真正能威脅對手的程度,這種“看著不懸殊,實則沒戲的感覺,最折磨球迷了
說到球員表現,澳大利亞這邊幾位核心球員都發揮穩定,尤其是Blicavs和Reid,關鍵時刻都能站出來,Blicavs籃下造殺傷能力太強了,日本幾次想用包夾限制她,結果反倒給了其他人空位機會,反觀日本這邊,Mawuli和Konno算是最拼的,奈何輪換深度和對抗硬度都差了一截,看得出來日本隊現在的內線硬實力確實跟澳大利亞有差距,外線火力也沒到能“以快制高的地步,這就很被動
問題來了,日本女籃這幾年其實也在努力補短板,比如身體對抗、籃板保護這些老大難問題,但真正到比賽里,面對“澳大利亞式的肉搏,還是容易被壓制,外線上要是再手感一般,那就更難了,今天這場球就是個縮影,前場進攻沒打出想要的節奏,防守端又被對方反復沖擊,打著打著就有點“擺爛的味道了,氣勢上也明顯被帶走
當然,這場比賽也不是說日本隊就全無亮點,至少在陣地進攻的組織、球員的拼勁方面還是值得點贊,Tanaka幾次突破和Konno的籃板都能看出隊伍的韌性,但籃球畢竟還是靠比分說話,場面再好看,分差在那里擺著,就是真實力的體現
網上討論也挺熱鬧,有人說日本這批球員天賦一般,也有人覺得是教練臨場應變不如對手,其實歸根結底還是陣容厚度和比賽強度的問題,澳大利亞這批球員大賽經驗豐富,身體素質又強,基本盤太穩,日本隊要贏這種對手,除非外線爆發或者對方自己“擺爛,否則很難靠陣地戰翻盤
回顧歷史,這兩隊交手每次都挺有看頭,2019、2021年也都打得膠著,但這場球日本真的被打得沒脾氣了,球迷可能會覺得“怎么每次都是老問題,但競技體育就是這樣,實力擺在那里,偶爾能靠戰術偷雞,但長遠來看還得補齊短板
說到底,這場輸球不算意外,更多是一次現實的提醒,日本女籃要想重回亞洲之巔,光靠小快靈和團隊配合還不夠,內線對抗、籃板保護、關鍵時刻的硬解能力,都得補起來,否則遇上澳大利亞這樣的“硬茬,還是要吃虧的,接下來小組賽怎么調整,后面能不能碰到澳大利亞再翻盤,球迷們心里都有數,但也都清楚,不補短板,光靠“對噴和“點贊回懟解決不了問題
這場球給日本隊敲了個警鐘,也讓球迷看清了差距,怎么破局,怎么翻盤,接下來的比賽會有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亞洲杯的懸念還在,老對手的故事還沒寫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