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每年必出爆品爆主角的暑期檔,騰訊視頻以“8連撲”的戰績“遙遙領先”,從備受矚目的《長安的荔枝》,到青春洋溢的《煥羽》,從古裝玄幻的《桃花映江山》,到現實題材的《綻放的許開心》,再到青春戀愛的《陷入我們的熱戀》、古裝甜寵的《榜上佳婿》、古裝言情的《攻略冷少主》以及大 IP 動漫改編的《詭秘之主》,八部劇集無一例外陷入“高期待低熱度”的泥潭,均未能在市場上掀起預期的熱度浪潮。
這一系列劇集的撲街,不得不讓人對騰訊視頻的選劇眼光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以《長安的荔枝》為例,該劇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雷佳音的“小人物逆襲”人設本應契合近年主旋律敘事趨勢,從演員陣容來看,是具備爆款潛力的,但最終因敘事節奏拖沓、權謀戲份懸浮加上演員問題即便收視高也沒能抵擋話題熱度的低迷,對比同檔期愛奇藝小有熱度的《臨江仙》,以及優酷質量好評的《七根心簡》,只能落得個“抬走”的下場。
騰訊視頻的選劇邏輯:從“賭爆款”到“系統化生產”的轉型陣痛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常常緊跟市場熱門趨勢,采取復刻同類型劇的方式。當愛奇藝推出迷霧劇場獲得成功后,騰訊迅速跟進推出X劇場,雖然有了《漫長的季節》《繁城之下》等口碑佳,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其在懸疑題材探索的成果,但這種緊跟對手步伐的方式,缺乏原創性和前瞻性。在迷霧劇場已經搶先占領觀眾心智的情況下,騰訊視頻想要分一杯羹并非易事。而且,騰訊視頻在推出 X 劇場時,并沒有在懸疑劇的題材上進行創新突破,打造類似迷霧劇場的風格并沒有特點,只是單純地認為復制成功模式就能收獲成功,這顯然是對市場和觀眾的判斷過于簡單化。
就拿暑期檔的《陷入我們的熱戀》來說,該劇試圖以“校園+懸疑”混搭突圍,卻因懸疑線邏輯漏洞百出、情感線缺乏張力,淪為“四不像”作品。這種“為創新而創新”的嘗試,反而凸顯了平臺對類型融合尺度的把控失準。
另外一個“緊隨潮流”的是當下當短劇風口來臨,騰訊視頻于今年初又開始布局豎屏短劇,目前已累計上線24部自制劇,儲備超兩萬部豎屏短劇,或許正是因為過度傾向于短劇的問題,導致長劇市場的選劇出現問題。
前幾年,騰訊視頻在面對其他平臺的競爭壓力時,瘋狂依賴大流量明星或者大IP開劇托底。也出現了類似《陳情令》、《慶余年》、《永夜星河》等爆劇。然而縱觀近年騰訊視頻的選劇就會發現,這種做法已經不可取了,忽視劇本質量、劇情合理性等關鍵因素,即便開頭觀眾會被流量明星吸引而來,但在劇情空洞、邏輯混亂的前提下,就會產生強烈的失望感,導致劇集口碑崩塌,難以實現長期的熱度維持和廣泛傳播。
當然,騰訊視頻只是作為一個載體,電視劇的質量依賴的不單單是騰訊的選劇眼光,還有演員演技加上劇組的制作水平。如今,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觀眾對于劇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注重劇情的精彩程度、人物的塑造深度以及作品所傳達的價值觀。而如今電視劇拍攝質量也越來越浮躁,深層危機在于創作人才斷層,沒有好的鉆研和創作即便擁有大的投入,到頭來“竹籃打水”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真正有講故事能力的編劇和導演還是太少了,尤其是編劇。”
在這種情況下,長視頻平臺就集體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當流量紅利消退、觀眾審美升級,平臺需從“收割型”內容生產轉向“培育型”生態構建。短期陣痛或許難以避免,但若能借機重塑選劇邏輯——以“價值共鳴”替代“數據至上”,以“類型深耕”替代“盲目跟風”,或許能在下一階段競爭中重獲主動權。畢竟,影視行業的終極答案,永遠藏在“講好一個故事”的樸素命題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