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經絡不通,百病纏身”,拍打就是咱老百姓的“隨身理療師”,不花錢、不求人,手掌輕拍就是“鑰匙”
而一旦拍開了身上的三扇“門”,那么恭喜你——肝氣順了、腎氣足了、心神安了。
1
—The First—
夏季是氣血消耗場
第一扇門:腋窩
這里是疏肝解郁的“肝門”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講透原理:“肝有邪,其氣留于兩腋”
腋窩不通,肝火就往上竄,人容易胸悶易怒、失眠多夢、乳房脹痛,連胳膊都酸麻沉重。
為何拍這有效?
腋窩頂點的極泉穴是心經首穴,一穴通心肝,能理氣活血、解郁除煩。現代醫學也發現,腋窩密布淋巴組織,拍打可促進循環、增強免疫。
這樣拍才到位:
①空心掌(五指并攏微弓,掌心空如握蛋);
②左手抱頭露腋窩,右手拍左腋50下,再換邊;
③力度由輕到重,拍至皮膚微紅發熱,有輕微針刺感即停。
晨起拍升發陽氣,睡前拍降心火助眠。
堅持一月會有明顯變化,你會發現胸口不悶了、脾氣緩和了,連睡眠都踏實不少!
2
—The Second—
第二扇門:腳底
它是補腎養元的“腎門”
腎是先天之本,腳底藏著“生命泉”:涌泉穴
作為腎經第一穴,《靈樞》稱“腎出于涌泉”,腎氣從這里涌出灌溉全身。
腳底一虛,全身報警:腰膝酸軟、記性變差;睡不沉、夜尿多;腳心發涼、小腿抽筋……
什么問題都找上了門。
激活涌泉三步走——
①手掌搓熱,拍打整個腳底30秒;
②拇指按壓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處),順時針揉30圈,再空心掌拍1分鐘;
③從涌泉向腳跟推搓10次,引火歸元。
建議晚上泡腳(水溫40℃)后拍,寒氣散得快;體寒者拍完,艾灸涌泉10分鐘,暖流從腳灌到腰。
堅持拍打,腰桿挺直了,一覺到天亮,走路帶風不喘氣!
3
—The Third—
第三扇門:肘窩
這是安神定志的“心門”
古人早看透:“肺心有邪,其氣留于兩肘”
肘窩淤堵,直接影響心肺,導致失眠多夢、心慌氣短、口腔潰瘍反復、喉嚨腫痛難消。
肘窩三穴,各顯神通。
尺澤穴(肺經)——清肺火、治咳喘;
曲澤穴(心包經)——寧心安神、止驚悸;
少海穴(心經)——降心火、除煩躁。
拍打肘窩這樣做:
①手臂伸直,空心掌垂直拍打;
②左右肘窩各拍49下,力度均勻;
③拍出微紅或細痧點即可(邪氣外透之象)。
最好在下午3-5點(膀胱經當令)或睡前1小時拍,安神效果翻倍。
若能堅持兩周,入睡快、夢少、心慌消失,連痘痘都少了!
拍打養生,貴在“信而行之”。
通肝門、固腎門、靜心門——三扇門背后,是千年的生命智慧:
以掌為鑰,開身體通道
以拍代藥,喚自愈潛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